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套纷繁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教育一直是西方女性主义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女性主义教育者对现行西方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用大量翔实的材料揭示了仍广泛存在于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性别歧视,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其中的一些措施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她们的研究不仅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而且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化的教育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我国自1949年以来,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方针,女性的受教育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善。不过近年来,随着女生入学难、分配难、女性人才严重荒废、女性向传统角色回归等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我们必须结束并超越过去几十年来无性别意识的男女平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正视教育系统中仍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公平的倾向,并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广大教育者的观念及国家教育决策的主流之中,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做一较全面的介绍、分析,同时借鉴她们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是必要和有益的。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四个对教育冲击最大的流派,即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独特的知识观,知识观决定着教育观,正是因为女性主义知识观的独树一帜,才有别具一格的教育理论。在梳理知识观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女性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和教育研究观。以期对女性主义教育有一个大致的全貌了解。 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实践。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者在其教育观的指导下,积极地将她们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她们教育实践的目标是建立社会性别公平化的教育。提出了建构社会性别公平化教育的策略与建议,并将这些策略与建议积极付诸于实践,其中的一些措施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第四部分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进行辨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女性主义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