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以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度入睡,甚至彻夜不眠为特点,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长期的失眠会对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与社会交往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找治疗失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当代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中医认为五脏功能失调是导致失眠发生的主要病机,通过艾灸疗法,取艾灸偏补之意,穴取五脏背俞穴。五脏背俞穴是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灸之可直接针对五脏气血功能失调的病机而通调五脏气机,五脏气机调达则气血运行正常,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气血调和之目的,因此建立并提出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虚证失眠的方法和理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运用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中医灸法对虚证失眠的调治作用。方法: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本实验选择年龄18~65岁的男性或女性,属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艾灸五脏背俞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归脾丸配合酸枣仁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来评估患者睡眠变化情况。再观察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积分,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脉评定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失眠症总体疗效,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艾灸组疗效优于协定常规中成药组。3.PSQI积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4.睡眠质量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统计可看出:睡眠不安,心悸不安,健忘,神疲乏力,脉象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头昏目眩,面色少华,舌质对比无明显差异,证明该方法对于睡眠不安,心悸不安,健忘,神疲乏力,脉象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表明运用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主要体现在温灸五脏背俞穴可发挥穴位和艾灸的双重效应,增强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导致虚证失眠的治疗效果,从而调整不良状态,改善及优化体质,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