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苯菊酯(Bifenthrin,BF)属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又名氟氯菊酯,别名为天王星,虫螨灵,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的特性,有很强的亲脂性,对野外环境中的光和热保持稳定,在农作物、果树、茶树和棉花的病虫害防治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自然条件下联苯菊酯的残效期长,在生态环境中的降解能力较低,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残留的农药会随溪流、雨水的流动最终进入水体环境,危害水生生物,破坏生态环境,有的还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间接威胁人体健康。本试验选用对水域环境特别灵敏的泥鳅作为实验材料,用毒理学实验方法对联苯菊酯的毒性作用进行研究,为水环境农药污染问题提出监测、评价和治理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急性毒性、遗传毒性、生理抗氧化酶活性、雌激素效应,性腺组织切片等五部分来研究联苯菊酯对泥鳅的毒性效应。结果如下:1.联苯菊酯胁迫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通过96 h静水实验探究联苯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计算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3.13、38.32、32.04、25.45μg·L-1,安全浓度5.98μg·L-1,表明联苯菊酯在泥鳅体内有富集作用,属于剧毒类农药污染物。2.联苯菊酯对泥鳅的红细胞微核效应联苯菊酯对泥鳅的遗传毒性研究表明,泥鳅外周血红细胞染毒后被诱导出现微核,大量红细胞出现异常,随着联苯菊酯浓度的增大,泥鳅的微核率均极显著升高,在最大浓度组4.18μg·L-1时达到较高水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微核率也明显升高,表明联苯菊酯对泥鳅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具有时间-剂量效应。3.联苯菊酯胁迫对泥鳅的生理抗氧化酶活性影响通过联苯菊酯对泥鳅的生理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可知,泥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第7 d染毒处理下,1.43、2.04、2.92μg·L-1浓度处理的泥鳅SOD和CAT活性均极显著性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和CAT均呈现降低趋势,且CAT降低幅度较SOD大,表明联苯菊酯对泥鳅的肝脏出现了生理毒性作用,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SOD活性大。4.联苯菊酯对泥鳅卵黄蛋白原的影响通过测定雄性泥鳅的卵黄蛋白原(VTG)的含量得出,对照组中的含量很低,经过联苯菊酯处理后,1.43、2.04、2.92、4.18μg·L-1浓度组均极显著性升高,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TG含量升高越显著,表明联苯菊酯会诱导泥鳅VTG含量上升,具有较明显的雌激素效应。5.联苯菊酯胁迫对泥鳅的性腺组织学损伤效应从联苯菊酯对泥鳅的性腺组织切片中观察到,精巢结构发育不良,生殖细胞数目减少,组织之间变得疏松,精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卵巢组织中卵母细胞明显减少,细胞之间间隙增大,形成大面积的腔隙,颗粒细胞数目增多,可能与联苯菊酯对泥鳅的雌激素效应有关。染毒时间延长后大量卵母细胞发生萎缩现象,毒性作用显著,卵巢结构受损,抑制卵母细胞的发育与繁殖,对泥鳅产生生殖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