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搅拌对沼气发酵产气性能和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拌是提升高悬浮固体废水厌氧消化(沼气发酵)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相比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沼气搅拌在能耗、成本和实用性方面更具有发展潜力。但是沼气搅拌易受产气量影响,并且需要防爆鼓风机、安全阀等复杂的安全设施。针对沼气搅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用空气代替沼气进行搅拌的设想。本论文首先通过不同搅拌方式(空气搅拌、沼气搅拌、机械搅拌和不搅拌)下畜禽粪污沼气发酵产气性能对比试验,验证空气搅拌的可行性。然后通过不同搅拌方式对厌氧消化过程水解、产酸和产甲烷阶段物质转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产能代谢影响的研究,揭示空气搅拌提升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机制以及沼气发酵系统内微生物代谢特征。最后通过不同空气搅拌条件下混合程度、氧化还原电位、CH4含量和产气速率的实时变化以及空气搅拌后系统恢复时间的研究,确定空气搅拌时间、强度和频率等关键工艺参数。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不同搅拌方式下猪场粪污沼气发酵对比试验,证明了空气搅拌可以提高粪污厌氧消化产气效率,与沼气搅拌、机械搅拌和不搅拌相比,空气搅拌分别提升容积产气(甲烷)率6.4%、14.1%和19.6%,空气搅拌提升硫化氢(H2S)去除率63.1%-70.4%,提升溶解性COD去除率2.2%-9.5%,并且有利于提高沼气发酵过程的稳定性。(2)气体搅拌增强了底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传质效率,在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机械搅拌达到均匀混合的时间为10 min,而气体搅拌可将该时间缩短到1.5 min。同时,空气搅拌创造了瞬时的微氧环境,使得厌氧和好氧生物活性共存在一个反应器内。促进了颗粒性有机物的水解,对颗粒性有机物的水解效率比沼气搅拌、机械搅拌和不搅拌分别提高了1.7-11.4%、7.7-23.8%和21.0-29.1%。空气搅拌促进促进了VFAs的降解,特别是丙酸的降解提高了93.0%。通过ADM1模型模拟VFAs代谢速率,获得空气搅拌反应器的丙酸最大比降解速率(Km_pro)为0.64 h-1,显著高于不搅拌反应器的0.54 h-1。空气搅拌提高传质和建立的微氧环境对甲烷产量提升的贡献率分别为62.9%和37.1%。(3)空气搅拌促进了微生物之间的互营关系。16S rRNA基因MiSeq测序表明,空气搅拌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葡萄糖降解菌(Propionimicrobium)、丙酸互营氧化菌(Smithella)和耐氧产甲烷菌(Methanocorpusculum和WSA2)的相对丰度。丙酸氧化的主导途径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MMC)途径转变为热力学上更有利的Smithella途径,从而加速了丙酸代谢。(4)以猪场粪污为原料进行空气搅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了搅拌强度是空气搅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最优的空气搅拌条件是每次搅拌的通空气量为100 mL L-1,搅拌强度(即通空气流速)为66.7 mL-1 L-1 min-1,每天搅拌3次,每次搅拌1.5 min。当每次搅拌时间超过3 min时,由于有效产甲烷时间的缩短会导致总的甲烷产量低于未搅拌条件下的甲烷产量。
其他文献
鸡痛风可分为二类,一是某些传染病因素破坏了肾脏的组织结构,使尿酸盐分泌和排泄受到障碍而引发,如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称为传染病性痛风。另一类是因饲养管理不当,使体内产生了太多的尿酸盐或因肾脏受到了理化因素的损害影响了尿酸盐的排泄而引起,称为代谢障碍性痛风。如果饲养管理正确就能避免此类痛风的发生。本文对8例痛风病的确诊方法
期刊
嗜冷菌污染生鲜乳造成的乳制品腐败会给奶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是乳品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生鲜乳有时在低温下储存2至5天后才会进行热加工。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变化,嗜冷菌所占比例会增大,这可能会降低生鲜乳的质量。假单胞杆菌已被确定为在乳品行业中主要的嗜冷菌,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细菌群之一,它们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并经常与食物腐败有关,尤其是生鲜乳。有研究发现,假单胞杆菌的生长经常与胞外酶(例如
该研究是在国内鱼粉和豆粕价格不断攀升,急需寻找替代鱼粉和豆粕等蛋白原料的背景下开展。本文以生长猪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比较猪对肠膜蛋白粉、黑水虻粉和黄粉虫粉等原料的有效能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并通过仿生消化法对虫粉原料和日粮进行测定。试验一,仔猪对不同比例肠膜蛋白粉的有效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选用24头平均体重20.2±2.3 kg的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
植物寄生线虫侵染造成的作物减产是世界性难题,每年造成超过17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杀线剂种类少,且部分杀线剂因环境风险或抗药性问题而面临停用,因此急需新型杀线剂。线虫卵孵化需要分泌几丁质酶水解卵壳几丁质。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线虫几丁质酶活性从而阻止线虫卵孵化,是防控植物寄生线虫的可行方法。但是线虫几丁质酶结构的缺失限制了以其为分子靶标的杀线剂的开发。秀丽隐杆线虫因易于培养操作、生活史短且不
黑粉菌科是黑粉菌亚门中最大的科之一,该科包含17个属,600多个物种。黑粉菌科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常引起农作物的严重减产。Ustilago-Sporisorium-Macalpinomyces complex 包含 500 多个已知种,但是该复合类群的形态特征相互交叉,导致了属的界限的混乱。本研究的目的是综合多位点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特征和寄主信息构建趋于自然的黑粉菌科分类体系。在系统发育树上
苹果双生病毒(Applegeminivirus,AGV)是一种新发现的侵染苹果树的单分体DNA病毒,是潜在的影响苹果生产的病原物。本研究通过功能性扫描的方式识别了病毒的症状决定因子以及转录后基因沉默抑制子。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AGV的V2蛋白是重要的毒性因子。AGVV2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能够抑制转录后的基因沉默;通过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在烟草植株中过量表达
利用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是褐飞虱综合防治中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明确水稻与褐飞虱互作的分子机制是抗褐飞虱基因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品种后,水稻中复杂的分子应答机制参与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本文以两个不同致害性的褐飞虱室内种群(IR56种群和TN1种群)为材料,研究了水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和微小RNA(miRNAs)在水稻与褐飞虱亲和互作(致害)与非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日益受到重视。化学农药在使农业生产受益的同时,也呈现出种种弊端,产生了农药残留、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和害虫再猖獗问题以及农药对人类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不良后果。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众多科学家们已把寻找低毒、低残留和与环境和谐的生物农药作为农药研究和开发的发展方向,植物源农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开发利用植物中天然活性成分,本文选取了
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目前,由于营养不足、自然栖息地的丧失、螨虫的侵袭、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杀虫剂和特异的疾病等原因,全世界饲养的蜜蜂蜂群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蜂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白垩病是由昆虫病原真菌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蜜蜂病害,也是造成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养蜂业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由于白垩病引起蜂群数量的大量减少,以及
很多外来入侵种分泌化感物质对自己不产生化感作用但是对其周围的植物产生化感作用,从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促使其成功入侵。但是很多化感物质不仅对其它植物产生化感作用,还同时对自身有很强的自毒作用。化感物质可能会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或者其它植物已经进化适应化感物质的化感作用。本文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否聚集了有益微生物来减轻自己分泌的化感物质二香豆酸葡萄糖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