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疲劳》助莫言赢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成为他获此殊荣的重要推动者。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农村历史,包含对生态地域、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描写。作品充满丰富的中国知识,如古今历史、诗词、成语、歇后语、引用句、名言等,给翻译带来巨大挑战。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包括三个理论:文化功能对等论,操纵论和文化构建论。文化翻译包含两个含义:翻译中的文化和翻译作为文化,本文运用的是文化翻译观中的文化功能对等论,因该理论体现了翻译中的文化研究。在此理论中,巴斯奈特主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因为语言与载荷它的社会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鉴于译者很难做到词汇和语法结构上的对等,追求功能对等是实现翻译对等的权宜之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文化为单位进行文化转换,以实现译文与源语在各自语境中发挥文化对等功能。论文作者运用文化功能对等论分析《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和各策略对应的多种翻译方法。借用韦努蒂(Venuti)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德莱顿(Dryden)提出的仿译、勒弗菲尔(Lefevere)提出的改译方法等,作者尝试寻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策略和对应方法选择的文化动机。鉴于任何翻译都有优缺点,借用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在文化功能对等论的指导下,作者探讨了该译本的不足之处。这些翻译瑕疵主要是译者对归化或异化策略的不恰当使用造成的,主要表现在目标文本与源文本文化功能不对等。通过此项研究,作者为《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展示文化功能对等论在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中的强大解释力。作者发现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合理选择主要归功于他对文本背后文化因素的深入理解和准确阐释。为实现翻译策略,译者使用多种翻译方法。比如,使用意译、仿译、改译、创译、省译等方法实现归化,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加注释等方法实现异化。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均不是译者随意为之,而是基于他对两文本文化功能对等的深思熟虑。作者首先介绍此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其次梳理国内外文化功能对等论和《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研究现状;再次,作者建立论文的理论框架,包括介绍文化功能对等论的内容和相关概念,分析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对应翻译方法。其中,翻译策略主要包括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涵盖约翰·德莱顿提出的仿译、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改译等。结合对这部长篇小说中英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并选取一些翻译实例,在以文化功能对等论为主线的理论框架下,作者探讨归化和异化以及相应方法在小说英译中的具体应用。任何翻译都有优点和缺点,对归化和异化的不恰当使用会导致文化功能的不对等,从而产生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现象。在论文结束部分,作者归纳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对《生死疲劳》英译本做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