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创作总是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从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而文学作品中的婚恋小说在不同的时期也会被赋予不同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消费文化迅速的在中国大地上扩散,这使文学创作的观念和生存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期的婚恋小说也会自然地反应消费主义文化主导下的婚恋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90年代的婚恋小说创作与当时的消费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将这个时期的婚恋小说创作置于消费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兼顾到文本内部和外部因素,多维度的思考此时期婚恋小说创作的特性。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消费文化的概念进行界说,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文化主导下大众的社会意识和审美取向的主要特点。在转型期我国消费文化兴起的整体背景下由于受众的接受心理发生了变化,作家的创作观念也相应进行调适。婚恋小说创作既受到消费文化的引导,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消费主义的色彩,崭新的婚恋叙事便应运而生。第二章从婚恋小说的主题入手,阐述婚恋主题与消费文化之间的遇合和疏离。首先,阐述消费时代下对婚姻和爱情的世俗化和物质化的现实表达。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婚恋中的男女徜徉在物质和金钱的海洋中赤裸裸地表达内心的欲望,在游戏情感的同时也陷入了精神虚无的荒漠。其次,挖掘作家在文本中欲望遮蔽下对人性的一种守护。在婚姻和爱情被物质挤压的同时,作家没有让小说中的人物彻底的被欲望俘虏,而是让他们在欲望中不停的思考、挣扎。赋予主人公一颗在现实困境中仍对爱情抱有希望的心灵,在物欲的挤压下寻求人性的突围。第三章重点分析小说艺术形式与消费文化之间的默契与合谋。消费文化大潮使文学艺术形式发生了变革的需求,尤其是视觉文化的冲击使婚恋小说创作不得不借鉴吸收影视创作手法,如蒙太奇的叙事策略、视觉化的语言表达等等。除此之外在消费社会中审美日常化,“物”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元素,在小说中出现了对“身体”的消费和物质的炫耀,通过欲望景观的呈现来吸引读者的眼球。第四章是研究90年代的婚恋小说的市场化运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传媒的塑造和引导,比如文本和影视的互动以及小说出版的宣传策略;其次就是读者的反馈和制约。在消费至上的年代中小说的创作不自觉得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婚恋小说中的消费意识也与读者的消费心理不谋而合。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概括总结了90年代婚恋小说创作的不足,如一些作品过于迎合大众的口味,故事讲述出现套路化,身体和性描写更加大胆暴露,缺乏对底层人们情感世界的关注等一些创作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