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不断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藏区“9+3”中职教育模式是四川省境内对国家提倡的“9+3”教育模式的具体探索,含义是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另外给予藏区学生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这对鼓励藏区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对切实提高藏区学生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确保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和保证,在藏区“9+3”中职模式下教师面临着严峻挑战。教育对象、内容的变化直接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转化带来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增强教师适应性,以更好的推进藏区“9+3”教育模式的发展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和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综合探讨藏区“9+3”教育模式下教师在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并结合教育对象、内容、模式的变化所引起的教育行为和角色不适应等问题,结合藏区“9+3”教育该模式的具体需要提出改进和提升教师适应性的策略和建议。本文研究对象是藏区“9+3”中职教育模式下教师适应性。从教学行为、心理转化角度,分析中职教师的适应性问题,包括了藏区“9+3”教育情景、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环境适应、能力匹配、体系构建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对教师适应性的定义、概念、特征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分析“9+3”教育模式下教师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针对藏区“9+3”教育模式具体特点,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对策。本文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教师适应性的概念进行系统性界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教师适应性的理论内涵。其次结合藏区“9+3”教育模式具体情境,描述教师适应性的具体要求,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将具体的教育问题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有助于在实践上更好的推动教师适应性的完善和提高。最后按照信息时代,环境的具体变革提出如何更好的推进教师适应性问题。当然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未来还应通过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加以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