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培本宁肺、益肾通络法治疗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COPD-PF)稳定期(肺肾两虚、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疗效、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情况、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后,进而综合分析评定两组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获得总疗效中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7.89%、84.21%,对照组获得总疗效中显效率剂有效率分别为27.50%、75.00%,两组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析上:两组患者治疗后气促、咳嗽、咯痰、喘息、胸闷、紫绀、乏力、自汗、恶风、易感冒、腰膝酸软、恶寒肢冷症状体征组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均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夜尿频多症状组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均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上: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总疗效,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程度分析比较上,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肺功能相关指标上:治疗后FVC、FEV1、TLC、FEV1/FVC(%)、DLCO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均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FR、MVV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均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动脉血气相关指标上:治疗后两组患者Pa CO2、Pa O2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在安全性指标观察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除白细胞指标外,其余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分析,均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个组患者组内白细胞指标比较分析,均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培本宁肺、益肾通络法治疗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稳定期(肺肾两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不管是在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咯痰、喘息、胸闷、紫绀、乏力、自汗、恶风、易感冒、腰膝酸软、恶寒肢冷方面,还是实验室检查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中FVC、FEV1、TLC、FEV1/FVC(%)、DLCO相关指标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因此,在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