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国务院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和国家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等项目投入的宏观环境下,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逐渐被纳入到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桂林也不例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桂林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的投入,其中包括历史文化风貌和山水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由于桂林市在地理人文、经济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专门对市区景观风貌特色进行研究,探寻合理的引导方法。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桂林老城核心区的地域文化、景观资源、风貌形态及历史发展的调查、分析,总结其风貌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空间结构形态,有效地抓住城市风貌特色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控制指标和保持本土性审美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更具体的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首先,论文以桂林市区为研究对象,对桂林老城的核心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和抽样访谈。主要从桂林城市的地理、文化、景观、城市演变角度分析景观风貌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桂林市区景观风貌进行的体验评价,提炼其所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特色。
其次,论文在充分认识桂林城市景观风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模式和系统化的城市基础研究来确定城市风貌的规划定位,并将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景观风貌圈、风貌区、风貌带、风貌核、风貌符号五种基本形态。同时借助可读性、有效比、完整度、标志级、统一性等方法,分别对城市风貌结构的五种形态进行宏观评价和验证。
最后,论文根据这些景观风貌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管理与政策保障对策,如在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过程中,实行建设风貌一票否决的审批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提高科学决策的规划信息公示与反馈机制;细化责任,责任到人的风貌管理问责与引咎辞职机制;对为保护和塑造桂林景观风貌特色做出牺牲和贡献的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补偿的奖励机制;进一步加强规划动态管理监督和建设监察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