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2/10万,中位发病年龄为45-55岁,男女比例约为2:1。该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脾肿大,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自然病程3-5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中位时间分别为3-4年、6-9个月、3-6个月。CML传统的治疗药物白消安、羟基脲、干扰素均未使CML患者生存期延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一种可以根治CML的治疗方法,但因相合供体缺乏及移植相关死亡风险较高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实现了CML治疗史上的飞跃,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但随着格列卫的进入临床,大约35%的CML-CP患者出现了伊马替尼耐药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因此,目前伊马替尼耐药成为临床研究的一大主题。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首次就诊于在我院的231例CML患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后血细胞计数、骨髓象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来评价疗效。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者总生存率。结果:1、男:女发病比率为1.48:1,中位年龄42岁,发病高峰年龄在35-45岁之间;诊断时CP患者占82.25%。2、Imatinib治疗组在3mCHR、6mPCyR、12mCCyR、18mCMR明显高于Non-Imatinib治疗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5年OSImatinib治疗组优于Non-Imatinib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4)。3、本文中报道的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浮肿、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肌痛发生率分别为58.21%、32.84%、16.42%、5.97%、11.94%。4、伊马替尼治疗组4个分期间疗效进行比较,慢性早期3mCHR、6mPCyR、12mCCyR、18mCMR均优于其他3组(P均<0.0083),慢性早期、慢性晚期、AP1-2年OS优于BP(P均<0.0083),慢性早期3-5年OS优于AP、BP (P均<0.0083)。5、Sokal评分3个危险组间疗效进行比较,3mCHR 3个危险组无统计学差异(P=0.121),低危组6mPCyR、12mCCyR、18mCMR均优于高危组(P均<0.017);1yOS 3个危险组无统计学差异(P=0.377),低危组2-5年OS均优于高危组(P均<0.017)。6、本研究共对33例耐药患者进行ASS基因检测,共检出阳性患者7例,占21.21%(7/33);Imatinib治疗组ASS阳性患者3例,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原发耐药。7、本研究中对25例患者进行BCR/ABLmRNA主要转录本(b3a2、b2a2)检测,其中b3a2共19例(76.00%),b2a2共6例(24.00%),b2a2、b3a2在CP、AP/BC中分布无显著差异(P均=0.169)。8、Imatinib治疗组CP早期患者中治疗6个月原发血液学耐药、18个月原发细胞遗传学耐药占1.52%、12.5%,对随访2年内患者的继发耐药情况评估,发生率为10.26%。而对4个临床分期耐药发生率进行比较,CP早期6个月血液学耐药、18个月细胞遗传学耐药、2年继发耐药均明显低于其余三期(P均<0.05)。本研究共对28例耐药患者进行abl激酶区域突变检测,阳性6例,其中Y253H 2例,H396R 1例,E450G1例,G259E 1例,E255V 1例;耐药患者CCE发生率为13.04%;8例进行血清伊马替尼的浓度测定耐药患者中1例患者血药浓度<1000ng/ml。结论:1、本研究统计,CML中位发病年龄为42岁,发病高峰年龄在35~45岁之间,表现出一定年青化趋势;男:女发病比率为1.48:1,初诊时CP患者比率为82.25%。2、Imatinib治疗组疗效及5年OS优于传统治疗方案,且耐受性良好。3、Imatinib治疗组慢性早期患者疗效均优于其他3组,慢性早期、慢性晚期、AP1-2年OS优于BP,故伊马替尼治疗主张越早进行越好。4、Sokal风险评分适用于评估Imatinib治疗CML的预后。5、ASS基因是CML治疗不良预后因素。6、bcr/abl转录子类型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7、CP早期耐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期。耐药发生机制包括CCE、abl激酶域突变、血药浓度降低及服药依从性差等原因,耐药机制的分析确定对耐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