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72年莱考夫(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以来,它进入到语言学各个领域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人们通常认为语言表达应该是简明、精确,避免模糊、含混不清和歧义。然而,由于日常会话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在交谈时常出现犹疑、思索、停顿等情况,所以模糊、含混不清的现象在日常会话中极为常见。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是:缺乏基于口语体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情况研究,许多学者都把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书面语体上。本文选用《走遍美国》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模糊限制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开篇提出了本文选题的研究问题、目的、意义、方法。其次,本文回顾及归纳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外及国内学者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本章对关联理论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举例说明其用法。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走遍美国》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实例分析,并且本章简单统计了语料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及出现频率。《走遍美国》中的语言是日常交际中现代语言的典型,对此类语言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最后,作者对本文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局限及今后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