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已在临床应用了近半个世纪,其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至今仍未列入FIGO推荐的治疗方法中,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病史的回顾,分析比较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其淋巴转移及癌栓发生的影响;然后基于病史回顾性研究的结果,选取与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黏附因子行体外试验,用顺铂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时间后,观察细胞黏附因子CD44表达的变化,从而讨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期望藉此对宫颈癌术前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不显著做出部分解释。材料与方法:1.收集2001—2007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癌Ⅰb-Ⅱb患者病史,包括其诊断,治疗方式,术后病理。分析直接手术与先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脉管内癌栓率的区别;2.在宫颈癌Hela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0.005mM、0.05mM、0.5mM、5mM),于不同时间点(4.5hr,9hr,18hr,36hr,72hr)行MTT检测;3.用含顺铂(0.05mM)的培液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Oh,4hr,8hr,16hr,24hr,32hr),提取mRNA后逆转录DNA,用real-time PCR染料法定量测定宫颈癌细胞黏附因子CD44表达的改变。4.用含顺铂(0.05mM)的培液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6小时后更换正常培液,收集更换培液后不同时间点的Hela细胞(Ohr,1hr,2hr,4hr,8hr,16hr,32hr),提取mRNA后逆转录DNA,用real-time PCR染料法定量测定宫颈癌细胞黏附因子CD44表达的改变。结果:1.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1-2007年宫颈癌Ⅰb期至Ⅱb期术前动脉内灌注化疗后再行手术的肿瘤脉管内癌栓发生率低于直接手术组,淋巴转移率高于直接手术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顺铂的持续药物作用能降低Hela细胞CD44的表达;顺铂短时作用撤除后,CD4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Hela细胞组和顺铂持续作用组,并且波动幅度增大。结论:1.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能增加宫颈癌转移的风险。2.化疗药物顺铂短时作用后,细胞黏附因子CD44表达的升高及波动幅度的增大,提示其可能促进残留肿瘤细胞脱落、迁移和定居,与宫颈癌术前灌注化疗增加淋巴转移率可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