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碳电极上赖氨酸单层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ins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组装是当前材料化学和分析化学尤其是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本论文运用“氨基氧化法”将赖氨酸组装到玻碳电极表面形成单层分子膜,并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对赖氨酸单层膜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和组装状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赖氨酸分子在电极表面组装形成的单层膜不很致密,对于呈负电性的活性探针离子具有静电排斥作用。这种通过电化学氧化组装分子可以改变玻碳电极表面的荷电性质,使其对带负电荷物质具有静电排斥作用的方法在生物碳材料抗凝血性能的改善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论文主要实验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非水介质(无水乙醇,0.1mol/L的LiClO4)中,运用“氨基氧化法”法,将赖氨酸分子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其组装过程反应机理为,赖氨酸分子中的氨基被氧化成氨阳离子自由基,此自由基再与电极表面的碳形成C—N—键,形成以末端氨基与玻碳电极表面的碳键合的单层膜。 2.选择电化学上经典的呈负电性的Fe(CN)63-/4-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探针离子,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系统考察了赖氨酸单层膜的电化学行为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赖氨酸单层膜对于呈负电性的活性探针离子具有静电排斥作用,并且这种排斥作用随溶液pH的增大而增大,随加入的阳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组装的赖氨酸膜在经过长时间放置、水和乙醇的超声洗涤以及在缓冲溶液中的多次反复循环扫描后依然稳定。 3.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玻碳电极上单层膜的组装状态进行了分析。计算赖氨酸单分子膜在电极表面的覆盖度。
其他文献
<正>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已失去生理功能并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其对患者机体的破坏性较大,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截肢的原因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语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工具,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认识,以及学生语言
《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主要研究“实践基础”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关系,不仅包括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践、实践基础的意蕴的把握,对实践之为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的
<正>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营造一个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愉快学习的前提。如何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的探究:
本文结合战略观及权变观的思想提出建立动态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想,以使企业业绩评价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动态业绩评价即在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的基础
诗歌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但又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一直在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途径。本文首先阐述如
<正> 广陈皮,文献名称红皮,習称陈皮、新会皮。产地名称柑皮、果皮、岡州皮(新会县江门,从前称岡州)。为四会柑的果皮,黄色,皮宽易剝,可供葯用。产地主产广东新会县所属各乡,
期刊
为观察变量找到相应的隐含变量是一种有效的概率建模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部分:(1)建立观察变量与隐含变量的联合概率;(2)通过求边缘概率的方法获得观察变量的概率分布。
<正> 产地:江苏太仓,浙江苋桥、临平、崇德、河北安国、饶阳、武强,陕西南郑、梁山区及陕中一带,以及山西、湖北、安徽、东北等地,均有出产。采制:荆芥宜栽培高燥地方,春分前
期刊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上使用语文课上才有的查阅字典、朗诵诗歌等方法把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变得具体形象,进而降低课堂的枯燥程度,从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