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两色金鸡菊5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结合HPLC指纹图谱,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最大的成分。2.通过测定5种提取物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确定两色金鸡菊提取物是否具有抗凝血的效果,并筛选抗凝血效果较好的提取物。3.通过研究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大鼠急性血栓模型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其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4.通过尤斯灌流模型研究两色金鸡菊醇提物中绿原酸、黄诺马苷、马里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四种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5.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两色金鸡菊醇提物中绿原酸、黄诺马苷、马里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1.分别测定两色金鸡菊5种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或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记录死亡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用Bliss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ethal median dose,LD50);HPLC测定各提取物指纹图谱,根据HPLC指纹图谱各物质吸收峰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最大的成分。2.以Kunming小鼠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课题组使用5种提取物的药效试验确定给药剂量,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药,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30min后,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璃片法测定凝血时间。3.以Sprague 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药,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1h麻醉大鼠,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三氯化铁外敷制作动物血栓模型,并测定TXB2、6-Keto-PG、APTT、PT、TT、FIB和血栓重量,研究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大鼠急性血栓模型的影响。4.根据预防血栓实验结果设计高、中、低给药浓度,利用以绿原酸为参比的“一测多评”的方法,通过HPLC考察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主要的四种成分在大鼠Ussing Chamber模型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Q、吸收速率常数Ka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5.根据预防血栓实验结果设计高、中、低给药浓度,利用以绿原酸为参比的“一测多评”的方法,通过HPLC考察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主要的四种成分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1.两色金鸡菊喷雾干燥工艺水提物(spray drying,SD)、乙酸乙酯萃余组分(acetic ether extracted residuum,AR)最大给药量均为36g/kg,真空干燥工艺水提物(vacuum drying,VD)MTD为26g/kg,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ETE)LD50(95%可信限)为19.565(17.558-21.734)g/kg,乙酸乙酯萃取组分(acetic ether extracted component,AC)LD50(95%可信限)为16.414(13.987-34.725)g/kg;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可能是对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最大的成分。2.两色金鸡菊5种提取物均能延长凝血时间(P<0.01)和出血时间(P<0.01),且醇提物延长效果最明显。3.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中剂量可延长APTT(P<0.01),高、中、低剂量可延长PT(P<0.01),高、中、低剂量可降低TXB2的含量(P<0.01)并增加6-Keto-PG含量(P<0.01),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栓重量(P<0.01),低剂量也可降低血栓重量(P<0.05)。4.绿原酸和黄诺马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Papp均在1.0×10-610×10-6cm·s-1;马里苷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Papp小于1.0×10-6,回肠和结肠的Papp在1.0×10-610×10-6cm·s-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十二指肠的Papp小于1.0×10-6,在空肠、回肠和结肠表的Papp在1.0×10-610×10-6cm·s-1。5.绿原酸、黄诺马苷、马里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小肠的Peff值均大于0.03×10-4cm·s-1小于2×10-44 cm·s-1。结论:1.醇提物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大剂量给药会致小鼠死亡,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可能是对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最大的成分。2.两色金鸡菊5种提取物均具有抗凝血活性,且醇提物的效果最好。3.醇提物具有较好的预防血栓作用,可有效延长APTT和PT,降低血栓重量;并且可能通过抑制TXB2的生成,促进6-Keto-PG的生成影响凝血功能。4.醇提物中有14种化学物质被检测到并指认,其中10种化学物质可检测到被大鼠肠道吸收;其中绿原酸、黄诺马苷、马里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四个肠段的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且回肠是其最佳吸收部位。5.醇提物中有14种化学物质被检测到并指认,其中10种化学物质灌流前后峰面积检测到差异;其中绿原酸、黄诺马苷、马里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小肠的吸收受其浓度影响,均属于中等渗透性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