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早白垩世构造—岩浆过程与区域构造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中生代时期发生的巨量岩石圈减薄是华北克拉通在显生宙经历的一次重要破坏事件。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系统广泛分布于辽东半岛地区,为深入探讨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契机。本文重点从这些伸展构造结构特征入手,结合同构造侵入岩和伸展盆地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比冀北、辽西和胶东地区构造-岩浆活动性,阐释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的浅部构造表现及其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进而阐述伸展作用条件下的壳-幔拆离模型。辽东半岛地区发育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对,大营子-黄花甸拆离断层系,丹东、通远堡和本溪断陷盆地,其伴生伸展盆地均由拆离断层控制,火山-沉积岩系岩层产状具有一致性,倾向于拆离断层;下盘出露大量早白垩世花岗质侵入岩。大量年代学分析数据表明,辽东半岛地区伸展构造-岩浆事件发生的时限为135~105.6Ma ,火山作用( 135~105.6Ma )、变质核杂岩同构造岩浆作用(130~113Ma)和伸展拆离作用(120~107Ma)具有相同的时限。同构造侵入岩和上叠盆地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为同期侵入/喷出产物,辽东半岛地区存在一北东向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带。辽东半岛地区同构造花岗质侵入岩体和伸展盆地火山岩系岩浆来源表现为岩石圈地幔、古老下地壳和新生下地壳源区共存的特征。地幔源区岩浆年代学具有自西向东由老到新(130±5Ma→128±2Ma和127±1Ma→125±2Ma)的规律性,新生下地壳来源岩浆岩也具有自西向东由老到新(113±2Ma→106±3Ma)的规律性,而三端元混合来源的岩浆岩则贯穿于伸展构造发育过程(131±3Ma~118±3Ma)。冀北、辽西和胶东地区晚中生代时期岩浆活动具有近等时性特征(134~124Ma),岩浆起源具有自西向东由单纯的岩石圈地幔向岩石圈地幔、新生下地壳和古老下地壳混合源区转变,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趋势,这也与伸展构造由西向东由单一的半地堑盆地(冀北地区)到复杂的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系和断陷盆地组合(辽东半岛地区)相一致。白垩纪时期,冀北、辽西、胶东和辽东地区不同源区岩浆岩共存的现状,暗示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物质交换,并与伸展构造不同演化阶段壳-幔解耦、伸展与拆离具有密切成因联系。这一复杂过程可归纳为“壳-幔拆离模型”,这也是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横向的拆离破坏和岩石圈纵向的减薄在中国东部的一次重要耦合事件。
其他文献
研究了H3BO3在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的作用 ,发现H3BO3不但影响固相反应速度 ,还对粉体晶相组成、粒径以及长余辉发光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TG DTA ,XRD和SEM分析表明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快速增长,在许多地方,孵化器引领了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特别是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层次人才就业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诞生的动因、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成就和问题,并探讨了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出路。人工智能诞生的动因中有来自社会的需求、技术的支持还有一个不可或
《玄应音义》大概在公元664年前完成,所依据的是中国大藏经结构体系化时期的一部写本大藏。本文对《玄应音义》进行个案研究,归纳《玄应音义》所据大藏经结构体系和入藏标准
在传统语音业务饱和的今天,ARPU值呈下降趋势,运营商的利润也相应减少。增值业务因其市场门槛低、政策障碍小、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已成为运营商拉升ARPU值,增加收入的必要途径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口语交际课程的总目标,并对各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阶段目标。教科书中编制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为口语交际课程
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对税收遵从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税收不遵从特别是其中的逃税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虽然税收收入逐年大幅度提高,占GDP
针对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氨水皂化HEHEHP[2-乙基己基磷酸单乙基己基脂]萃取剂分离稀土元素产生含有很高浓度NH+4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在稀土氯化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
<正> 一、引 言 本文对毫米波雷达在陆军地对地,地对空,和空对地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对毫米波在这些应用中所具有的优点和受到的限制作了详细说明。 ·本文对毫米波
本文以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和排序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多指标决策与排序的新方法———离差最大化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确定各评价指标间的加权系数,且概念清楚、涵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