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随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预计2020年会达到很高水平[1],开展增殖放流渔业是促进近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促进衰退渔业种群恢复的一个重要途径[1-3]。近几十年来,山东省在莱州湾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其中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目前已成为黄、渤海的主要增殖物种[7]。为了解山东近海主要增殖放流物种的摄食特征,回捕状况及其放流效益,本研究基于渤海南部中国对虾2007-2013年的历史放流回捕资料,2010年8月和2011年12月在渤海进行中国对虾增殖生态基础调查资料及2010-2011年5、6、7、8月份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的对比调查结果,分析了山东省渤海海域中国对虾放流的现状和渔业效益,中国对虾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和营养级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后的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及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渤海中国对虾摄食习性:中国对虾是渤海两种重要增殖放流种类,2010年8月在渤海进行增殖生态基础调查研究期间,分别采集了体长范围为112~166mm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78尾。本文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研究了中国对虾的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和营养级。研究表明,2010年8月份,渤海中国对虾的食物组成有5个类群,包括双壳类、甲壳类、多毛类、腹足类和单细胞藻类。双壳类和甲壳类是中国对虾主要的饵料生物类群,双壳类占食物组成的个数百分比为55.11%,出现频率为69.23%,其中双壳类幼体所占的个数百分比(54.96%)、出现频率(67.95%)和出现频率百分比组成(51.96%)都是最高的;甲壳类占食物组成的个数百分比为44.32%,出现频率为49.99%,其中介形类个数百分比为43.62%、出现频率为37.18%;其余饵料生物种类个数百分比和出现频率均在5%以下。中国对虾营养级为3.14,摄食率为73.07%,食性为底栖和浮游动物食性为主的混合动物食性的生物。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根据2010年和2011年5、6、7、8月份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增殖放流前后分别进行的每年3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很少,相对资源量为0.90ind/h,在5至6月份共放流苗种11015.13万只,放流后10天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6.08ind/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6.55%,8月份进行调查的相对数量为1.70ind/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64.29%,9、10、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3108t,捕捞个体平均质量为232.3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7.54%;2011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相对资源量为1.70 ind/h,在5至6月份共放流苗种13132万只,放流后10天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9.15 ind/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4.17%,8月份进行调查的相对数量为1.00 ind/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70.00%,9、10、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2896t,回捕个体平均质量为226.0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6.43%。除2011年胶州湾海域由于富营养化水质较差,以及其它因素对黄家塘湾海域的影响导致这两个放流点放流群体回捕率偏低外,2010年和2011年山东半岛南部放流海域整体水质良好,水温、透明度、盐度、营养盐比例、生物饵料等均比较适中,属于放流环境条件较佳的海域,比较适合三疣梭子蟹生长,放流群体回捕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山东省渤海中国对虾放流现状及其渔业效益:2007-2013年每年5-6月份在渤海莱州湾和渤海湾南部海域中国对虾放流的现状和渔业效益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期间,山东省滨州、东营、潍坊和莱州在莱州湾和渤海湾南部海域开展大规模的中国对虾增殖活动,平均每年放流6.1亿尾,7年累计放流中国对虾苗种42.9亿尾。在秋汛捕捞期间,平均每年投入渔船1430艘,累计捕获中国对虾7487.97t,放流中国对虾占总群体的90%以上,累计生产总值7.83亿元,投入产出比1:2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