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旅游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草原旅游开发方面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是制约内蒙古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在草原旅游开发中牧区牧民的参与度以及参与层次低也是另一个制约因素。蒙古族游牧文化作为草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的,该文化饱含着浓厚的生态意蕴。如今,面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困扰,人们试图借鉴游牧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来应对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然而在内蒙古作为游牧文化载体的游牧生产活动逐渐被定居生产所替代,蒙古族游牧文化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危机,因此亟需加强对游牧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尤其是游牧生产活动和游牧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应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草原旅游开发中,游牧文化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本文试图从游牧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传统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建设的思路,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是以保护和传承游牧文化为宗旨,以保护游牧生产方式为手段,最终达到保护文化与保护环境的双赢。本文由七部分构成。其中第四、五、六部分为重点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主要是对本文所应用到的理论进行说明,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分析了内蒙古牧区概况,分析内蒙古牧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政策及新时期牧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并阐述牧区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游牧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牧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第四部份的游牧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做到了铺垫作用。第四部分,提出了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的设想。通过专家访谈来论证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建立的可行性。从保护原则、保护主体、保护内容等方面阐述保护区,并从旅游学的角度论述保护区的功能以及旅游开发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管理模式,对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即对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保护区建立的条件分析,提出了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第六部分为,对策研究。提出了对游牧文化的保护要始终坚持原生性、要分类适度开发、并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相协调的保障机制等旅游开发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