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青少年情感素质和青年情感素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希望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谓希望感是指对未来充满积极期待的生活情感。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希望感,将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结构式访谈法编制大学生希望感问卷,并将其用来调查大学生希望感;然后运用团体行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ERP实验)探索希望感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验证希望感对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希望感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希望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问卷共19个题项,主要从积极期待、积极投入、积极体验和积极应对四个方面来测量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2)大学生希望感总体呈现中等偏上的积极正向范畴,但仍有提升的空间。(3)大学生希望感在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女生的希望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希望感水平。(4)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在性别、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希望组、绝望组和控制组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希望组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上得分高于绝望组和控制组,绝望组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上得分低于控制组;(6)实验后报告不同希望感水平的三组被试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存在显著差异,自评希望组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上得分高于自评绝望组和未激发组,自评绝望组在创造性思维及其各分项上得分低于未激发组;(7)相对于希望情绪被诱发前,个体在希望情绪得到诱发后其远距离联想任务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脑电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在希望情绪被诱发后,脑电的N1波幅更大,P300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