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体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对川崎病患儿体内EPCs数量及TpP水平变化是否有影响。探讨川崎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丹参对川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0例KD患儿,其中男11例,女9例,为川崎病组,再随机分成2组进行治疗,其中1组仅给予传统的丙种球蛋白2g/kg静滴冲击治疗1次,阿司匹林30-50mg/kg/d,热退3-5天后减量,潘生丁3-5mg/kg/d治疗,选为非丹参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0.2-0.3ml/kg/次,1次/日,连用5天为丹参组。另选取门诊体检的10例健康小儿,其中男5例,女5例为对照组。川崎病组与对照组用药前空腹用抗凝管采肘静脉血3m1,分离出单核细胞和血浆,其中单核细胞经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的数量,血浆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SA)检测TpP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丹参组和非丹参组与用药5天后空腹采血测外周血EPCs数量和TpP水平,比较用丹参和不用丹参治疗EPCs和TpP的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川崎病组外周血中EPCs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川崎病组血浆中T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川崎病组经治疗后丹参组EPCs数量显著高于非丹参组(P<0.05);④川崎病组经治疗后丹参组TpP水平显著低于非丹参组(P<0.05)。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测得外周血中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川崎病患儿体内生成EPCs减少或其消耗、破坏增多,提示存在内皮功能损伤且内皮修复及再生的能力下降;外周血Tp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与川崎病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具有形成血栓或心肌梗塞的危险;经治疗后EPCs数量及TpP水平较前均明显好转,提示川崎病经治疗后内皮功能和血液高凝状态均得到改善。丹参组EPCs数量较非丹参组明显增高,而TpP水平较非丹参组明显下降,提示加用丹参的治疗方法对EPCs数量和TpP水平的改善较不加丹参更明显,说明丹参具有增加川崎病患儿外周循环血EPCs数量及降低TpP水平的功能,从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促进内皮修复和再生和抗凝等作用。祖国医学将其归结为活血化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