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指导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相对不足,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但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税收是分割财富的利器,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征税影响初次分配、参与再分配,可以有效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本文正是从税收的角度,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以及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税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动稳定器”,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中外学者都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论研究。本文梳理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成果,旨在说明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具有充分的理论支撑。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是通过税收的内在机制实现的。掌握税收内在机制及其运作是确保研究方向正确、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前提条件。本文从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征管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税收内在机制是如何影响、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点阐述了税收调节机制的运作机理。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现状基础上,从二元经济结构、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行业垄断、非法致富、税收调节不力等方面对形成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其中,对税收调节不力的问题,又从税制结构缺陷、税种设置缺陷、税收征管效能不足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我国现行税制和税收征管提出了若干设想和建议。认为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多税种协调配合、覆盖居民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主要是改进税制设计,构建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机构;改进税种设置,实现税收对收入运行全过程调节;改进税收征管,通过修正治税思想、实行信息管税、强化税收执法、提高纳税遵从等措施提高税收征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