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的第一要求就是:善于思考,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即引导学生“学答”),而忽视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学问”)。本文力从“问题意识”出发,讨论了“数学问题意识”的含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影响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原因,重点研究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原则以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途径,最后结合实验得出了本文的结论。 在本文中,“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数学问题意识”的提出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特别地,从现代数学学科教学论和数学发展的历史角度论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无问题意识的三种因素:非智力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思维能力因素;其次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遵循地若干原则:层次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激励性原则。最后,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九种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1.推迟判断,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2.思考原始问题;这里的原始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上的与数学史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指教材中需要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内容,同时给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模式”的结构。3.注重基础,形成认知网络,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点。这是因为只有具备了与已学知识相对应的认知结构,思维过程中才会经常出现“为什么”。4.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反思”其目的是给学生以发现、探究、总结、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5.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这里,作者首先给出了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采用的方法:①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为出发点提问;②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提问;③设定区域范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发现问题;④借助逆向思维来进入批判性思维。其次,探讨了教师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中的依据:①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能学);②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能反映人类的认识成果(该学);③学生必须具有获得材料的意义的学习动机(愿学)。6.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影响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7.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8.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9.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促使问题意识的自然强化。 实验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可行的。本研究中使用的质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过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