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所需参照的语境因素,即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境参数。语境参数是指在语境的框架下、驱使交际者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境参数的适切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场合恰当地使用间接言语提供参考。 本研究为定性研究,并以语料对语境参数作为实施间接言语行为参照的适切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本研究以《红楼梦》中的间接言语为语料。基于对语料的描述、归类以及分析讨论,本研究建立了可为实施间接言语行为作为参照的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参数,即语境参数。 本研究发现:1)我们用以思维和建构语境的语言,其认知性决定了语境的认知性—语境是一种认知结果,同时也是认知过程;2)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原因除“增加/减少话语的有趣性”,“增强话语信息的力度”,“礼貌”,“不同的话语目标”以外,也是为“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其中礼貌是最主要的原因,而“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原因;3)物质语境参数,具体为文化语境、语境参与者的背景、即时语境、相对关系以及社会距离,是用以决定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最为主要的语境参数,因为该参数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知识语境参数和心理语境参数的建构,是认知语境的第一个层面;4)知识语境参数,包括书本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中获得的知识以及不断更新的社会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超出听者的知识范围,交际则会滞碍,是实施间接言语行为非常重要的参照,是超越物质而又与物质紧密相关的、可以不断积累的语境信息;5)心理语境参数,包括个人信念参数以及面子参数,亦为是否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重要参照,是基于物质而又超越物质的语境参数。 作为本研究的补充性研究,本研究以《红楼梦》中的直接言语为例,调查了语境参数与直接言语行为的参照切合性。语境参数对实施直接言语行为同样具有参照意义。本研究中的语言机制仍具有较强的文化倾向。除此而外,本研究提出的语境参数与已确立的主要语用理论相呼应,从此旁证了本研究的合理性和适切性。 本研究具有以下理论意义:1)在“语境”的框架下,使“语境参数”概念化,不仅增添了语境概念,也丰富了语用学、语言学、以及话语分析等学科的概念系统;2)在言语行为研究方面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即“语境”的方法,试图为言语行为研究研试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对语言教学、实际社交、以及言语行为的语境化研究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