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李曙明先生发表了《音心对映论——<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一文,认为:音、心两个系统经人体、乐器、空气等运动的中介,就构成一个大的、有内在联系的音心对映系统;和律论是“和”之内涵与“律”之内涵的有机融合,中国的和律论综合了西方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精神。该命题引起了中国音乐美学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一场讨论。参与这场讨论与评述的人员有李曙明、王宁一、韩钟恩、蔡仲德、王次昭、何乾三、牛龙菲、罗艺峰、蒋一民、修海林、梁厚意等,到近几年来又出现了黄汉华、叶明春与赵宋光。他们引经据典,各持己见,对该命题从自己的角度作了一定的评价。但本文以为,蔡仲德先生由于自己是学文学的,再加上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在文献的整理和收藏、搜集方面确实有很深厚的功底,但由于自己不是学音乐的,所以对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与心的关系等很多方面都缺少自己的切身体会,再加上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所以使得他在音乐美学领域有先天不足,很难准确地表述、理解音乐现实实践过程中的心灵活动,我们对他的理论应当更多地关注其在文献的整理与翻译方面,对其音乐美学思想我们需要有选择的、批判地接受;牛龙菲老师在这次讨论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与理论,但看得出来牛先生是借用了一系列的成套理论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从一开始为了与“音心对映”对话而提出的“乐心对映”,到后来提出的自同构、自同态,都不但没有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反而对音心对映的推广与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对“音心对映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修海林先生对音心对应论、和律论的观点基本持认可的态度,但他认为该命题只有在音乐的自娱性过程中存在,在它与性音乐中不能存在。而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中很难区分音乐的自娱性与他娱性,况且这种对映现象无论在音乐的自娱还是他娱中都存在;黄汉华先生对“音心对映”思想作了比较准确的评价,肯定了该命题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叶明春博士站在现象学的立场对该命题进行了批判,但缺少理论与事实依据,而且选用语言有些过激。赵宋光教授认为“音心对映论”的讨论结果是暴露了“对映”概念在解释音响形态与心理内涵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无效性,参与讨论的几方对于音乐表达情感的非语义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凭习惯以“对映”来界说。进而在能指、所指的基础上提出了“呼唤应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