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8年的12月,国务院就已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1]文件中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中国未来的几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5月8日国务院的公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该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意味着国家要想参与到世界的科技强国竞争中,就必须有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决心,这样就可以在未来的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库的专利,是各个国家努力发展的一大重点,这是因为专利信息等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贡献非常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利与科技创新关系非常的密切,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前进。专利更多的是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成果和商业价值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甚至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至关重要的指标,对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影响深远,而且专利数量和质量方面做得好的国家,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也一般的较高。该论文建立专利视角下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基本囊括了关于专利统计的所有信息和方面,使得评价体系更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方法上先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对中东部13个省会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一个综合的排名;其次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到影响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大的一些专利指标,这就为日后提高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具有针对性。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分析评价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对比和与中东部其他12个省会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横向对比,可以更加细致准确地评价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太原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更快更好地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促进太原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为太原市“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等改革重任提供科技创新方面的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