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估针刺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所致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针刺疗法对于AIS患者脑结构网络属性的影响。方法:招募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AIS患者36例。随机分入A组(针刺穴位组,n=24)、B组(针刺非穴位组,n=12),同时招募C组(健康对照组,n=36)作为A、B组影像数据比较时的基线水平。A组予以针刺水沟、双侧内关、双侧三阴交,B组采用针刺非穴位法,连续针刺10天。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评估A、B组的FMA、Brunnstrom、mRS、BI、DTI扫描,C组仅完善一次DTI扫描。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偏瘫侧、TOAST分型以及危险因素的个数),采用Shapiro-Wilk检验(W检验),对所有量表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来表示,分析组内差异时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来表示,分析组内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组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变化、组间治疗前基线水平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变化,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于DTI数据的分析处理,在MATLAB基础上选择PANDA软件包对图像进行全自动化处理,然后采用Gretna软件包对脑网络拓扑属性值进行计算,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脑网络属性值进行分析,将A、B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A、B组自身组内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最终分析A组21人,B组8人,两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偏瘫侧(左或右)、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单抗或双抗)、TOAST分型以及危险因素的个数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量表:(1)FMA:A、B两组组内自身对照,FMA上肢、下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部分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B两组组间比较,上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Brunnstrom:A、B两组自身对照,Brunnstrom上肢、手、下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部分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B两组组间比较,上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部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部分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3)BI、mRS: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BI、mRS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I、mRS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B两组组间比较,BI、mRS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3.DTI:(1)脑网络局部属性:A、B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脑网络局部拓扑属性值有节点度(Degree centrality,DC)、节点效率(Nodal efficiency,NE)。A、B 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NE增强的有右侧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岛盖部颞下回、右侧壳核、右侧脑岛、右侧丘脑、右侧旁中央小叶和左侧直回。DC增强的有右侧杏仁核。(2)脑网络全局属性:A、B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A、B两组治疗前后组间对照,脑网络全局属性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A:A、B组组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组间对照,右侧皮质脊髓束FA值A组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以上肢为主。(2)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运动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3)针刺疗法可能通过重塑脑结构网络改善运动功能。(4)DTI结合基于GT的复杂脑网络属性可能成为研究针刺机制的有效手段。(5)针刺治疗对运动功能的改善可能与皮质脊髓束的修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