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SS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图像融合技术不断发展,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因其具有多尺度多方向性、时间复杂度低等诸多优点被普遍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为了获得更加优质的融合图像,本文充分考虑NSST变换在融合领域的优势以及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成像的特点,进行了NSST分解框架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解决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中融合图像对比度不高、背景细节信息容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NSST结合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方法。首先,利用NSST算法将源图像自适应地分解成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接下来,针对图像高、低频子带的融合,分别采用加权平均和自适应PCNN的融合规则;最后,高、低频子带图像通过NSST逆变换,重构形成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保留了背景细节信息,取得更好的融合效果。2)为了避免融合图像中边缘细节信息容易丢失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NSST与引导滤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通过自适应引导滤波提取源图像细节,并将源图像分为近似图像和细节图像。利用自适应模糊逻辑方法进行低频子带融合;使用区域能量最大化的方法进行高频子带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保留了融合图像边缘信息,提升了融合图像质量。3)为了尽可能保留源图像的显著性特征,解决多尺度方法中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NSST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利用CNN和调频算法提取出目标的显著性;再使用NSST结合显著性的方法实现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保留了源图像的显著性特征,提高了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使融合图像更有利于人眼观察。综上,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提升融合效果。同时,相比于其他的图像融合方法,本文方法在信息熵、空间频率、平均梯度、互信息和交叉熵等多个客观评价指标都有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紫外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废水中DMAC.实验表明:DMAC降解效果随着pH值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O3/DMAC(质量比)随着臭氧投加量的不断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最优反应条件:pH值=9,臭氧投加量为2.88 g/h,反应时间1 h时,DMAC最佳去除率为82.7%,m(O3):m(DMAC)为2.32.
学位
本文研究了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的超混沌控制与同步,并对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和二次谐波系统的混沌反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的超混沌控制与周期态同步、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的超混沌同步、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和二次谐波系统的混沌反控制。 第一部分,首先对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存在混沌
为弥补超高层建筑快速施工技术研究的不足,以绿地丝路全球文化中心项目超高层建筑为背景,从施工、管理、资源优化3方面进行阐述,包括液压爬模技术、混凝土侧抛免振技术、超厚筏板钢筋支撑技术等新技术,并结合基于智能建造理论的信息化施工、动态施工模拟、倾斜摄影等关键技术在超高层快速施工中的应用,形成超高层快速施工工艺体系.该体系使整个施工过程各工序间紧凑有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缩短工期.
学位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和平试验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时期的灌溉水、土壤、蔬菜样品,分析和评价了水体、土壤、蔬菜中的重金属Hg、Cd、Pb的含量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兰州段黄灌区水体中重金属元素Hg、Cd、Pb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所规定的标准限值;试验田土壤中的Hg、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569,0.124,189.3 mg/kg,均达到国家二级土壤标准,其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873,0.196,0.491,属清洁土壤;其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29,0.16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时面临体量大、投资大、工序多、交叉施工作业多、空间作业面小等问题,为确保施工工期,需采取施工进度控制措施,以保证项目按时竣工.以绿地丝路全球文化中心项目为例,针对超高层施工体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问题,介绍施工过程中采取的进度管理措施及钢管混凝土侧抛免振浇筑、钢筋桁架楼承板临时支撑和后浇带对称水平传力构件等快速施工技术,该措施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