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曲“反身”思想研究 ——以《四书反身录》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颙,世称“二曲先生”,其为学不仅以儒家各类经典为宗,更能不落门户之见,汲取各家思想优长。李二曲晚年著《四书反身录》,这是一部能够集中体现二曲理论价值的扛鼎之作,且在其他著述中,也多有和“反身”内涵相关的语句,以此为基础,可以发掘“反身”思想的多重内涵和建构意义,李二曲的“反身”思想更是能够集中体现其“关中王学”这一理论特色。“反身”内涵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面,即识得“良知”本体和做工夫以恢复“本心”、存养“本心”,只有本体和工夫结合起来,才算真正做到了“反身实践”。本文以“反身”为线索,分别从“反身”的本体向度、工夫向度和经世向度三个角度进行探究。李二曲将阳明心学的“良知”一词的意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致良知”作为自己为学道路上的重要前提和“明本体”的基本路径。良知本体具备“虚明寂定”四种特征,李二曲不仅重提王阳明的“心如太虚”,更进一步提出“心同太虚”,将“心”和“太虚”的地位等同起来,丰富了王阳明“良知”的内涵,使本体论和工夫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外,良心是本然纯善的,善性是个人的先天禀赋,无需后天的学习。二曲指出真知“自具”,每个人都先天地禀赋良知,个人的所思所行都是良知本体的流露,所以道德主体须向内用功。二曲还将真知下贯为心体性体,从工夫角度即“识心”、“悟性”方面把握良知,主张当人们体认到良知本体之后,就会自然依礼而行。在工夫论方面,李二曲提出“默识”,即需要“体认本面”,并将这个过程作为“入道”第一义,体认天理时需要把“静坐”和“涵养省察”的工夫结合起来,还主张用静坐的工夫达到心、性、情统一的目的。二曲特别重视“实修实证”的工夫,吸收朱子“居敬穷理”的工夫论,强调在未发之前在心上用功,在已发之时要注重“反观内省”。所以据此我们可以从持敬以修身、居敬以修心两个角度对这一工夫作一探析。二曲还以“独”本体收摄人心,提出了“慎独”和“独慎”的双重理路,慎独“借工夫以维本体”,而“独慎”是“即本体以为工夫”,这两种路径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二曲“悔过自新”工夫论的重要内容。经世实践也是二曲“反身”思想的重要内容。李二曲推崇“学不志穀”,希望明清两朝士人能够重拾“修己务实”的人生志向,主张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提倡为己之学。在李二曲思想发展前期,其多关注的重点多是政治、富民、兵法、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在打好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之后,就需要开展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李二曲提倡“明礼”,强调以礼“谨身”,“约”除却具有约束、道德践履之意外还具有本体及本体属性的意涵。从李二曲与朱熹的四书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不同的问题意识、“循理”与“反身”思想内容比较和历史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在社会病弊不断累积的同时,心学理学之争也愈演愈烈,儒家传统遭到巨大的冲击,急需复归经典,重建“四书”经典权威。在此历史背景下,二曲提出认知过程是指向内心的“反身实践”,天理都是内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只须“反身”而求,向内体认,识得良知本体,不使心体被遮蔽,便只须“率性”而为,其行为都是合乎“道”的。相比于朱熹的“循理实践”,二曲的“反身实践”更为简易直接,强调实践当下即做,其心学特色明显,降低实践的标准,让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有着手实践的机会,通过“修心”和“修身”,都可以觉察到光明心体。在明清心学遭黜之际,李二曲艰苦力学,重新高标心学的标志性范畴——致良知,力图彰显心学宗旨,强化对“心”的认识,无疑对清初心学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在关学发展方面,李二曲融汇心学、理学优长,为关学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反身”思想可以看作是李二曲“关中心学”特征的重要体现。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各类法律关系日趋复杂化,同一商事活动可能涉及若干当事人,当多方交易活动产生争议,可能会涉及成千上万当事人的利益。近年来,以多方多合同为显著特征的各种群体性争议开始大量涌现,不仅包括由众多平行存在的当事人基于同一事实与另一方单一当事人或当事人群体构成的平行争议,也包括由数个相互产生连锁关系的纠纷构成的连锁争议,给传统的双边争议解决机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妥善解决群体性争议,一些国
大都市圈地区集聚着密集的人口、产业和经济,具有社会治理复杂、生产要素城乡联动紧密等特征,其乡村发展亦不同于一般地区的乡村,具有独特的演进规律和振兴策略。在当前我国都市圈战略的背景下,对此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生产要素流动”、“城市需求变化”、“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产业扩散”四个方面探讨了大都市圈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大都市圈地区
确山民歌作为确山县文化的一部分,它包含了确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信息。研究确山文化一定不能缺少确山民歌,确山民歌是经过多年的沉淀之后留存下来的,这些民歌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本文将以确山民歌为研究对象,站在声乐演唱者的角度,通过田野调查法、学者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实践法等研究方法对确山民歌进行剖析研究。笔者首先从确山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着手,分析确山这个地区怎么产生的民歌,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极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安全变化并形成了复杂的安全影响。一方面,北极出现史上最高温、海冰面积急剧减少并触及纪录低点、陆地和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遭到显著改变等,极大地影响了北极的自然安全与发展安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科技、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目的,开展北极考察、开通北极航线、开发北极能源等活动急剧增加,充斥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和实力博弈,可能酝酿新的北极地区安全与辐射安全影响的风险。在
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防范公司经营风险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指标的编制、预算管理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预算管理执行效果的评价,是一个以战略目标为指导,旨在优化公司资源配置、调控公司经营活动的闭环管理手段。世界上很多跨国企业都早已建立了体系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特别是中央企业。我国政府对
对于胡塞尔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到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转向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滞留”概念在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中的前后变化,尝试对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做出回应,进而把握胡塞尔由早期的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的转变线索。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时间意识研究与滞留的理论意义”开门见山交代本文的主旨,首先表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理论与传统的两种时间观的区别,并对胡塞尔时间问
20世纪后半期,以心理学、进化生物学为代表的实证科学对道德论题的兴趣愈发浓厚,道德哲学对实证科学的借鉴也逐渐增多,以道德问题为对象的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世纪之交,以多里斯、哈曼为代表的哲学情境主义,引用社会心理学质疑人格特质的证据,质疑甚至否定了美德的实在性。这一挑战不仅动摇了美德理论的规范性基础,更危及了美德伦理学独立的学科地位。面对这一危机,美德伦理学采取了一种消极的辩护策略,基于
近年来,古筝重奏作为一种较新型的艺术表演形式,越来越活跃于各大舞台之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教授将筝重奏正式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设置,此后,各大专业院校纷纷开始设置筝重奏课程。因此筝重奏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只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所经历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这期间,筝重奏作品的创作方面得到充足的发展,作品形式以及舞台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各类专业筝乐团也如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国际社会的经贸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紧密,国际分工已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纳入全球经济链条之中。借助电子通讯和国际运输的便利,大量企业参与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并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甚至是跨国集团。而当跨国企业破产时,由于其资产和债务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为了公平高效地解决跨境破产案件,相关国家的法院必须进行跨境破产合作,尤其是向其中重要的、具有中心地位的主要破产程序提供承认与协助
随着近年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水面无人艇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无人艇集群的协同与编队技术是其能够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也是当前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无人艇集群的协同与编队并不仅指无人艇数量上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涵盖控制、导航、通信等问题的复杂概念。因此,本文针对无人艇集群协同及编队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无人艇的优势、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其次,本文梳理了无人艇集群协同技术的关键问题,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