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特别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更加快了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成为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如何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密切联系国内外实际,首先对已有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对全球四次产业转移进行系统分析,利用资料、案例、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就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产业转移新的趋势和特点。最后,阐述了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及宏观调控政策。 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 1.阐述了产业梯度是一个阶段性概念,它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产业梯度的高度化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标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产业转移理论,评价了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地方实际就产业转移的动因、效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分别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视角,介绍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经典理论;简要回顾了四次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并指出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都带来了世界工业中心的转移,甚至“世界工厂”的变迁;阐明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并表现出由沿海向中西部、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和转移方式多样化等特点。 3.以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国际产业转移实践,揭示出成功的产业转移所应遵循的六个基本规律:利益驱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地区差异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技术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大企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政府介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力量。 4.阐述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分析了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规划引导、协调平衡、政策诱导、环境营造、适度保护等作用;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构想;论述了正确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策略、载体建设策略和环境创新策略,具有较强的说理性和现实指导性。 5.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实际出发,联系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产业选择上要遵循统筹布局、竞争优势、注重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确定安徽省应该选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作为承接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