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我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各种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网络信息传播的介入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该变化在文学层面上表现较为显著。这其中,当属风靡全球的后现代主义影响最为广泛。在这种文化思潮的映射与渗透下,整个社会风貌与文化语境都处于后现代氛围的笼罩之中。以其无主题、反权威、易复制、解构一切等特征,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扩张与弥漫。现如今我们深刻感受到精英文化、主流文学与我们渐行渐远并日趋边缘化,代之而起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学等快餐文化如雨后春笋之势迅猛崛起,成为文坛上的后起之秀,并逐步适应了这个多元化、快节奏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趣味与接受心理。面对文学经典在当代所遭遇的焦虑与危机,学界人士以及一些在校师生不断发表言论,呼吁社会重构精英文化,重温文学经典,使得“纯文学”以“不死”的姿态仍然立足于它应有的位置,并重新获得跨世纪的时代阐释与接受。有着“民族魂”誉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洗练与沉淀、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阐释与接受空间的鲁迅,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与关注的热点之一,以至于成就了一大批“鲁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精神的发扬与文学经典的传承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先生弃医从文的抉择,让更多处于昏睡状态的中国人开始觉醒,并逐步寻求与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以及对国人的启蒙再教育,始终都是尖锐而深刻的。鲁迅的文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风貌在文学上的投影,以其不朽的文学魅力与思想内涵的深刻性在文坛与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其作品经过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者、大众以及广大师生的阅读与阐释,其形象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这正是在多元化时代下,人们的审美理念与价值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一变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得到真实写照。新世纪以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中学语文课本的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鲁迅作品的选编在各个版本中都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具有权威性质的、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全国各地使用最广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中调整最为突出。据了解,人教版初中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共选取鲁迅作品7篇,与课改前差别甚小,而高中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经调整后只保留了《纪念刘和珍君》、《祝福》、与《拿来主义》3篇。这一变化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与关注,引发了人们对经典的跨时代性的质疑。面对如此变化,学术界与整个社会呈现出了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鼻祖,其作品更是经典当中的经典,不应当成为被调整的对象。这种观点体现了鲁迅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鲁迅作品本身寓意深刻,语言半文半白,距离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语境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应予以取消。针对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对鲁迅作品的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热议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对世纪末的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首先,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收录状况,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梳理。主要从切近我们生活的八十年代谈起一直到新世纪的今天,结合教参解读理念,以及调整后的网络热议动态,进行整体感知。其次,立足于后现代的大众文化语境,分析鲁迅作品调整的主客观原因。再次,面对鲁迅作品的“去”与“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述了鲁迅作品教学的接受现状。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由此衍生出了鲁迅作品教学的另类话题。从而还原一个真实而贴近我们生活的鲁迅形象,使得文学经典在当代能够获得跨世纪的阐释与接受空间,使得青年学生能够走进鲁迅,重温经典,把鲁迅的精神与思想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