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①这一评语充分肯定了帕慕克在探索文化矛盾冲突与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的巨大贡献,也肯定了伊斯坦布尔的忧郁灵魂。这个冲突融合既指东西方文明之间共时范畴上的,也指土耳其传统、现在与未来文明间历时范畴上的。帕慕克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并内化为一种写作思路,常在作品中用双重性来表现这些交错文明之间的纷杂关系,其中《黑书》即是典型的一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品中形象的双重性来表现文明断裂的伊斯坦布尔,从而总结出文化之间的断层是这座城市“呼愁”的主要根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梳理评述国内外帕慕克的研究现状,对帕慕克的文学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并说明了本文研究角度与特色、学术价值及意义。第二部分,帕慕克在《黑书》中刻画了一个分裂、焦虑的伊斯坦布尔城市形象,他通过碎片式的片段表现这一形象,正因为它的破碎透露着它的忧伤,也正因为它的忧伤增强了它的残破美。本章借鉴日常生活方面的相关理论,试图说明后现代作品都在批判扭曲日常生活的同时,帕慕克却在深情地赞美着日常生活,赞美着养育他的城市,即使这座城市到处破败不堪,充满了罪恶与无奈,“呼愁”成为伊斯坦布尔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他们灵魂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部分,对《黑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黑书》中的双重甚至多重形象与伊斯坦布尔城市之间进行关联,从而阐明帕慕克文学的“主体观”。帕慕克正是通过混杂的视角表达出对于人的本真困惑,表达他对“主体性”这一问题的哲思与对伊斯坦布尔城市的热爱之情。第四部分,运用苏非神秘主义哲学,与弗洛伊德的双重人格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阐发《黑书》双重性的多样性,并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帕慕克站在本土的立场上,思考东西方关系、传统与现代等问题时,立足于历时与共时之间的思考,表达他的宏大世界观。第五部分,结语。对本论文做一个总体的概括。本文为读者了解帕慕克创作思路的出发点提供了拙略的看法,其中也加入了一些作者不成熟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期待帕慕克被更多的读者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