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取得了新的历史成就。理论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明确巡视立场、细化巡视内容、聚焦巡视重点,实现了巡视监督制度理论的创新发展;30余项巡视相关政策和书籍的出版,若干篇与巡视有关的署名文章,让巡视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在实践中,党中央结合巡视工作开展实际,深刻总结经验,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内监督制度。通过专项巡视实现精准打击,通过“一次一授权”破除利益同盟,通过巡视“猛回头”实现反腐不走寻常路,通过善加运用巡视成果释放更多震慑威力。在制度层面,通过创新顶层设计、完善巡视责任体系、转变巡视策略等方式,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充实队伍、优化结构”的要求,促进巡视监督制度朝着专业、灵活、准确的新方向迈进。在此情形下,深入了解巡视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对不断提升巡视工作科学性、时效性,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纵深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学科知识交叉法和历史逻辑法,总结出在当前背景下党内巡视监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整体分为导论和正文部分,正文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全面梳理了中共巡视制度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又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真正践行者。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巡视监督制度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为基础;同时,借鉴了孙中山的独立监察权思想;批判地吸收了我国古代巡察制度的有益成分,使党的巡视监督制度既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又饱含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第二章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建立以来至十八大以前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以时间为节点,分别论述了1921年至1949年党内巡视监督制度的初步探索,1950至1976年党内巡视监督制度的曲折发展,1977至2012年党内巡视监督制度的逐步完善,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成长的足迹。第三章重点阐述了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对巡视监督制度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实现了巡视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第四章阐释了巡视监督制度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巡视监督制度还将继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