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是公司财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资决策是财务决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它对于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构成了企业的融资结构,而债务融资中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债务期限的不同安排则构成了企业的债务结构。根据西方国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内部留存、负债融资、权益融资。然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的总体特征为股权融资偏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负债融资中短期负债所占比重较大,债券融资整体上发展缓慢,而股权融资成本较负债融资低,这一种与西方国家融资理论相悖的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本文就是基于上述背景下,从负债融资结构的概念界定出发,在回顾国内外相关负债融资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转型时期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从国家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及对商业银行的管制、资本市场的有效完善、法律制度、行业五方面对影响负债融资结构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长期间债务的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的有效供给,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商业银行投放贷的政策管制,使得我国短期债务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较明显的行业特征,债券发展受到抑制。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资本市场信号传递失真,银行不能甄别企业质量,破产法律制度效力的有限性和股票市场对企业债券市场的替代效用,导致了上市公司用短期债务和股权融资双重替代长期债务。其次,从公司治理、成本动因及风险、资产特征、财务实力、成长性、公司规模等公司特征的微观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结构的不同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资产特征、企业规模是微观上影响债务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通过两种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全面深入地对导致我国目前负债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的原因作出剖析,并提出了优化负债融资结构的建议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