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在静脉淤血皮瓣不同位置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皮瓣形态学变化及差异。⑵不同位置放置负压引流管对于静脉淤血皮瓣微循环及皮瓣氧代谢的影响。⑶负压吸引与淤血静脉再通对于静脉淤血皮瓣微循环及氧代谢影响的比较。通过观察研究负压吸引法对静脉淤血皮瓣治疗后微循环的变化,探索简便有效救治静脉淤血皮瓣的方法,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动物:新西兰长耳白兔健康清洁级40只,雌雄各半,体重质量2.5~3kg。2动物模型建立:于皮瓣模型制作前三天,各组白兔行5%硫化钠腹部脱毛,脱毛面积从两侧腹股沟向上至剑突水平,两侧脱毛至腋中线范围内,温水冲洗自然晾干后用纱布垫及弹力网套包扎好,以保温并防止腹部皮肤与笼网挫伤。盐酸塞拉嗪(速眠新)和氯胺酮1:1等比例配好,按照0.2ml/kg体重肌肉内注射进行麻醉,根据麻醉情况可于1小时后再次追加0.1ml/kg剂量药液维持麻醉。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将其四肢捆绑于兔台上,捆绑牙线防止咬伤。0.5%碘伏消毒术区,于兔下腹部以腹壁下浅静脉为轴心设计轴行皮瓣,面积约12×4cm,并依据分组对相应血管进行处理。3实验动物分组:每只新西兰长耳白兔做两个下腹部皮瓣,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80个皮瓣分为4组,即对照组,近端引流组,远端引流组和静脉再通组。每组共20个皮瓣,每组内再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每组20个皮瓣分为扫描皮瓣12个,取材皮瓣8个。4激光多普勒扫描:采用丹麦产las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进行兔腹部皮瓣的扫描。分别扫描手术后2h、4h、8h、24h、3d和7d的结果。5取材:4个组共计取材皮瓣32个,取材选择于术后即刻、4h、8h、24h、3d、7d六个时间点,将皮瓣分成上、中、下三个区域,于各个区域同一时间点分别切取0.5×0.5cm皮肤。6检测方法及观测指标:6.1激光多普勒扫描成像仪扫描皮瓣特定区域,记录皮瓣微循环血流量数据结果。6.2皮瓣组织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分光光度法监测:对取样组织首先进行匀浆处理,将匀浆组织进行水浴离心后,取上清液,依照南京建成MDA试剂盒要求,进行分光光度计比色,测算MDA含量。7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进行检验,显著性分析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观察结果:皮瓣制备后4小时,各组皮瓣均出现肿胀,皮瓣远端呈现暗紫色,对照组肿胀最为明显,肿胀面积最大;24小时后各组皮瓣肿胀进一步加重,对照组肿胀进一步加重,同时皮瓣远端大约1/3面积颜色呈暗紫色,斑片状黑褐色痂皮形成。近端引流组和远端引流组及静脉再通组皮瓣肿胀较对照组轻微,暗紫色面积小。远端引流组引流液约为2ml,明显多于较近端引流组。3天后各组皮瓣暗紫区域与正常区域界限逐渐明显,近端引流组和远端引流组及静脉再通组皮瓣暗紫区域明显小于对照组皮瓣。7天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区域黑色痂皮形成,界限清楚。2激光多普勒成像仪结果:2.1皮瓣远段1/3区域手术后4h、8h、24h、3d及7d,近端引流组、远端引流组、再通组均与对照组间皮瓣微循环血流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小时,远端引流组、再通组分别与近端引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皮瓣中1/3区域手术后4h、8h、24h、3d及7d,近端引流组、远端引流组、再通组均与对照组间皮瓣微循环血流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天,远端引流组、再通组分别与近端引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皮瓣近段1/3区域手术后4h、8h、24h、3d及7d,近端引流组、远端引流组、再通组均与对照组间皮瓣微循环血流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及手术后7d,近端引流组、再通组与远端引流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丙二醛结果:经测定皮瓣远、中、近3个区域内丙二醛的含量,进行比较由远段到近段丙二醛含量逐渐降低,术后4h、8h、24h各组皮瓣远、中、近段间丙二醛含量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皮瓣内丙二醛含量达到峰值,皮瓣远端区域再通组与近端引流组及远端引流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d之后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负压吸引法可以有效减轻静脉淤血皮瓣的肿胀和淤血范围。2静脉淤血皮瓣早期(术后3天)可出现皮瓣缺氧而引起氧代谢障碍,皮瓣远端区域缺氧损伤更加明显,再通淤血静脉后皮瓣远端出现缺氧加重情况,可能为缺血再灌注对皮瓣造成的二次缺血所导致。3早期在皮瓣远端放置负压引流可有效改善皮瓣远端的血液循环;于皮瓣蒂部放置负压引流可有效促进皮瓣近端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皮瓣近段的后期愈合。在皮瓣远端区域,负压吸引与再通淤血静脉后治疗效果无差异,可以有效促进皮瓣远端的皮瓣后期愈合,提高静脉淤血皮瓣的救治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