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从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脑细胞形态学两方面入手,制作成瘾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TUNEL法等方法研究外源性H2S对海洛因成瘾大鼠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为海洛因成瘾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分组:将40只雌性SD大鼠,依据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海洛因组(Heroin组)、硫氢化钠加海洛因组(NaHS干预组)和硫氢化钠组(NaHS组),每组10只。2、造模:分别对Heroin组、NaHS干预组大鼠皮下注射海洛因,剂量采用递增法根据大鼠的体重而定;对照组和NaH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前30分钟,NaHS组、NaHS干预组大鼠依据体重腹腔内注射NaHS,对照组和Heroin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造模及干预结束后,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催瘾,戒断症状按Maldonado评分法给予评分。4、造模及干预成功后,通过MWM(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5、MWM结束后,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8只大鼠进行常规麻醉、灌注、取脑、固定、石蜡包埋、石蜡切片,对各组SD大鼠前额皮质、伏隔核、海马3个脑区域进行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AP和NF定性和半定量分析。6、采用TUNEL法分别对4组大鼠海马CA1、CA2、CA3区进行凋亡细胞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7、从各组大鼠中随机抽取2只SD大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前额皮质、伏隔核、海马3个脑区域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水迷宫实验中, Heroin组分别与对照组、NaHS干预组和NaHS组比较发现大鼠逃避潜伏期比其他3组的明显延长且第1次找到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固定时间内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对照组、NaHS组和NaHS干预组相互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NaHS干预组大鼠的水迷宫实验结果情况比Heroin组有很大改善(P<0.01)。2、尼氏染色:Heroin组与其他三组对比发现在Heroin组伏隔核和海马CA1、CA2、CA3区尼氏小体数目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NaHS组和NaHS干预组三组之间,尼氏小体数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免疫组织化学GFAP检测:Heroin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可知Heroin组伏隔核、海马CA1、CA2、CA3区可见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NaHS组和NaHS干预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免疫组织化学NF检测:Heroin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Heroin组前额皮质、海马的CA1、CA2、CA3区域NF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NaHS组和NaHS干预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脑组织细胞的凋亡:海洛因成瘾后引起的脑组织内的细胞凋亡量增加,在海马的CA1、CA2、CA3区域,Hero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NaHS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6、电镜观察显示:对照组神经元正常大小,无水肿、无脱髓鞘现象,神经丝规则,毛细血管管壁厚薄均匀,内皮细胞脱落少。Heroin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神经元改变:出现水肿样变性甚至细胞胀亡,细胞质溶解变得稀疏,凋亡细胞数量增多。神经胶质改变:神经胶质细胞肥大、增生。神经纤维改变:突触肿胀、增大、崩解,突触小泡空旷,神经丝出现紊乱、断裂,可以见到脱髓鞘现象,轴索变得肿胀。血脑屏障改变:毛细血管管壁厚薄不均,内皮细胞脱落,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1采用递增法皮下注射给药,建立海洛因大鼠成瘾模型,此建模方法稳定、有效。2海洛因可以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含量增加,微丝蛋白含量下降,脑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毛细血管、神经元及各种神经细胞的破坏,继而引起脑组织一系列变化。3外源性H2S可拮抗海洛因致脑损伤学习记忆下降,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含量增加,微丝蛋白含量下降,脑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毛细血管、神经元及各种神经细胞的破坏,改善脑的结构及功能。4外源性H2S致GFAP过度表达减少,NF含量恢复,神经元的存活增多有利于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