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痔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又以混合痔为多见。外科手术是Ⅲ、Ⅳ度痔的主要治疗手段。PPH术是治疗Ⅲ、Ⅳ度痔的手术方式之一。PPH术能较好保留直肠粘膜层和肛垫解剖结构,恢复肛门肛门的自制排便功能,协调内外括约肌活动,降低肛管内压力,避免了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精细控便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了对肛管皮肤和移行上皮的外科损伤,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和不适。与传统手术相比,PPH既可缓解症状,又不破坏肛管直肠的解剖生理,使术后病人能够较快的恢复正常生活。PPH术的理论基础是“肛垫下移学说”,这一新理论是否能够降低痔术后的复发率呢?为了客观评价PPH远期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手术疗效,给进一步长期、深入的研究作铺垫,本研究探讨了混合痔PPH术后复发率并对其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发挥传统中医药和先进科技二者联合的优势,为更好的预防术后复发,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PPH组)和对照组(MM组),两组患者在以下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①患者的性别和年龄②内痔分期及术前的临床表现③证型④职业和饮食习惯⑤手术操作者。两组具有可比性。通过填写调查表及专科检查,统计各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便血、痔核脱出、痔粘膜糜烂、肛门瘙痒、肛门疼痛或不适感等情况。全部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或Fish精确概率法,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50例PPH术组患者中12例患者复发,复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脱出,疼痛,瘙痒,坠胀,分泌粘液。50例外剥内扎术组患者中8例复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瘙痒,分泌粘液。两组间复发症状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H组中,术后2-3年中复发有5例,3-4年复发有3例,4-5年复发有4例。外剥内扎组中复发主要集中在术后3年之后,3-4年中有5例,4-5年中有3例。两组间复发的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分析,发现PPH复发率增高(PPH组12%,MM组8%),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复发率增高(PPH组12%,MM组8%),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成PPH复发率增高这种结果的,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原因:1.荷包缝合高度过低,提升效果不明显。2.PPH术后吻合口粘膜瘢痕消失,瘢痕的固定作用减弱,粘膜因松弛牵拉再次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