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检出的病变类型及病变检出率,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应用中的安全性,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9月到2019年12月期间行Miro Cam胶囊内镜检查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99例,女性72例。按如下分组进行结果分析:1)根据临床表现分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52例)、慢性腹痛组(63例)、慢性腹泻组(37例)及其他组(19例);2)根据患者年龄分成老年组(55例)和非老年组(116例),分组标准如下:年龄在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为非老年组;3)根据胶囊内镜的小肠检查完成情况分成全小肠检查组(154例)与不全小肠检查组(17例)。分析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记录的运行时间及检查过程中并发症;分析各组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检出的病变类型及病变检出率;比较各组间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病变检出率和不同临床表现患者中的病因诊断率。以上资料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频率(%)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运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之间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当1﹤T≤5(T为理论频数)时采用连续校正法。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记录的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的中位数为720(719~720)min,胃运行时间的中位数为28(12~71)min,小肠运行时间的中位数为342(244~437)min。全小肠检查组胃内运行时间的中位数为24(11~65)min,不全小肠检查组胃内运行时间的中位数为56(35~172)min,不全小肠检查组的胃运行时间显著长于全小肠检查组(p<0.01)。2.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总检出率为73.7%(126/171)。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病变类型主要为炎性病变、淋巴管扩张及血管病变,其次为隆起型病变、憩室、寄生虫及小肠活动性出血。3.不同临床表现组的胶囊内镜检出结果: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5.0%(39/52),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病变类型主要为血管病变、淋巴管扩张和炎性病变。小肠病因诊断率为63.5%(33/52),病因诊断主要有血管畸形和小肠肿瘤。2)慢性腹痛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6.2%(48/63),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病变类型主要为炎性病变、淋巴管扩张和血管病变。小肠病因诊断率38.1%(24/63),病因诊断主要有小肠炎症和克罗恩病。3)慢性腹泻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3.0%(27/37),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病变类型主要为炎性病变、淋巴管扩张和血管病变。小肠病因诊断率45.9%(17/37),病因诊断主要有小肠炎症和淋巴管扩张。4)其他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3.2%(12/19),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病变类型主要为淋巴管扩张、血管病变和炎性病变。小肠病因诊断率31.6%(6/19),病因诊断主要有血管畸形。四组间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无差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病因诊断率高于慢性腹痛组(p<0.0083),余各组间诊断率比较无差异。4.老年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81.8%(45/55);非老年组病变检出率为69.8%(81/116),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小肠病变总检出率比较无差异。老年组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淋巴管扩张检出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非老年组炎性病变检出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在隆起型病变检出率比较无差异。5.小肠检查不全率为9.9%(17/171)。全小肠检查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4.7%(115/154),不全小肠检查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4.7%(11/17),两组间病变检出率比较无差异。6.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胶囊内镜能有效检出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的小肠病变,并且具有并发症低、患者耐受好的特点,因此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