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P78维持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放疗抗性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瘤患者(WHO Ⅲ/Ⅳ)在经过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后,常面临复发及预后不良的局面。近年来,有专家基于胶质瘤组织的基因表达模式差异将胶质瘤归于三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并且其中的两种不同亚型,前神经元(proneural,PN)型和间充质(mesenchymal,MES)型与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差异密切相关。MES型的胶质瘤常具有放疗抵抗、易复发的特点。因此,用这种新的视角去探究胶质瘤复发和治疗抗性的机制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已被证实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治疗抗性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但是国内尚未有针对其表达水平和胶质瘤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章见刊,而针对GRP78与MES亚型联系的研究更为欠缺。因此,深入探究GRP78在间充质亚型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具体调控机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临床转化思路。目的:探究GRP78表达水平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并明确其在间充质亚型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具体作用。资料与方法:1.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胶质瘤组织的mRNA表达数据以及相应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信息,用Prism软件可视化GRP78在不同的WHO分级以及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然后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GRP78的mRNA表达水平高低与生存预后的关系。2.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和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和Ⅳ级)的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检测每位患者肿瘤组织的mRNA表达谱。标化数据后以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基因集富集分析)富集分析验证GRP78的mRNA表达水平与间充质亚型的相关性。3.检测四种不同的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cell,GSC)的GRP78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稳定表达shGRP78的慢病毒转染间充质型胶质瘤干细胞(Mesenchymal GSC)系来构建持续敲低GRP78的GSC细胞。4.使用小干扰RNA敲低GRP78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GSC中间充质亚型标记蛋白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5.应用干细胞成球实验和体外有限稀释实验检测敲低GRP78后对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6.利用BALB/c Nude小鼠构建GSC颅内异种成瘤模型,拍摄小动物活体成像和绘制生存曲线来评估敲低GRP78后对GSC体内成瘤进展能力的影响。7.给予敲低GRP78组和对照组的胶质瘤细胞同等剂量的放射治疗后,应用TUNEL染色,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以此反映放疗损伤,评估放疗抵抗变化。结果:1.分析TCGA数据库,高级别(WHO Ⅲ/Ⅳ级)和间充质亚型的胶质瘤表达更高水平的GRP78。在GBM(WHO Ⅳ级)患者中,高表达GRP78的预后不佳,生存周期显著短于低表达者。2.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胶质瘤患者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肿瘤高表达GRP78 mRNA的样本经GSEA富集分析得出基因表达富集于Phillips-MES(间充质亚型)基因集,并有显著正向关系。3.在MES亚型GSC中敲低GRP78蛋白,减少了 MES亚型的分子标记物CD44和YKL40的蛋白表达,同时抑制了与MES表型转化与维持相关的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4.稳定敲低GRP78显著抑制GSC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敲低组干细胞成球的直径显著减小,体外有限稀释实验未成球率显著升高。5.GSC种植于裸鼠颅内后成功成瘤,并且,稳定敲低GRP78的GSC体内成瘤能力显著下降,具有比对照组更小的肿瘤负荷和更长的生存周期。6.敲低GRP78后的间充质亚型GSC放疗抗性降低。表现为与对照组对比,shGRP78组在经过放射治疗后具有更高的凋亡率。结论:1.高级别(WHO Ⅲ/Ⅳ级)和间充质亚型胶质瘤表达更高水平的GRP78。2.敲低GRP78降低了肿瘤干细胞的间充质亚型维持相关蛋白的表达。3.敲低GRP78显著地抑制了间充质亚型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放射治疗抗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DM对钛质螺纹钉骨整合的影响,为临床中DM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对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M组大鼠予以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
近年来,近红外光(NIR)激发的光激励(PSL)纳米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合成高效的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仍是一个技术难题。本论文首次报道了近红外宽光谱响应的CaS:Eu2+,Sm3+光激励发光纳米晶的控制合成,系统研究了其光学性能和光激励发光机理,并展示了CaS:Eu2+,Sm3+光激励发光纳米晶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温共沉淀法合成了CaS:Eu2
钽酸锂(LiTaO_3,以下简称LT)晶体是一种典型的单晶体多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压电、铁电、声光及电光效应,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窄带滤波器、传感器、光子可调谐滤波器、声光器件、光陀螺仪等。但是由于钽酸锂晶体硬度低、脆性大,并且具有强各向异性等特点,在传统的游离磨料加工中易出现晶片碎裂、磨粒嵌入等问题,导致加工效率相对较低。为了解决游离磨料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固结磨料盘对钽酸锂晶片进行加工,主要
药物的肿瘤靶向运输和肿瘤细胞内的可控释放是确保其高效肿瘤治疗的基础。靶向运输防止药物运输到非病变组织细胞,控制药物运输到指定组织细胞;可控释放可以调节释放药物的时间,控制药物的浓度。靶向运输和可控释放的结合使药物在靶向作用下到达病变细胞后释放,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介孔二氧化硅(MSN)以其独特的性质即组成结构易调控、表面易修饰及功能化、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重建辅助,精准建立高效安全PCNL手术通道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因尿路结石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肾结石和输尿管上
目的: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透析患者的生存率远不如非糖尿病透析的患者,关于糖尿病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依旧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糖尿病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
[目 的]回顾性总结18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住院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不同严重度评估量表对其严重度评估的价值,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及疾病严重度的评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于黏土层上,由于黏土存在较明显的时间变形特性,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流变现象,容易导致建(构)筑物发生沉降、失稳、倾斜等事故。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性分析对地基基础工程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黏土流变内在机理,分析其蠕变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使用WG型单杠杆固结仪对扬州地区重塑饱和黏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试验,在此基础上,使用TKA-TTS-1S型全自动三轴仪
背景: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且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近几十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中国女性中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是近些年发病率上升的同时,乳腺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与电机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功率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刚度大、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装备机械等领域。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电液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工作稳定性、抗污染能力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对2D伺服阀及其增益自调节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建立了2D伺服阀伺服螺旋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静动态特性以及不同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