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校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批量留学生涌入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因其多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身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更好的满足他们对教学的需求,成为了许多研究者探究的课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进行了探究,并对以后的汉语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   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二语学习动机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整合,并结合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实际,编制了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测量工具。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利用自编量表工具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513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测试,并采用描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该校在校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维度和基本类型,以及国籍、进修形式、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间等因素与汉语学习动机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以HSK成绩作为度量,探究了汉语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习得成果的影响力和预测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   1.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以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为主导。   2.不同国籍、不同进修形式、在中国学习汉语时间不同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动机的维度和强度上存在差异。   3.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成绩(HSK)与外在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其他文献
编译是新闻翻译中一种常用的手段,编译的新闻经常出现在《参考消息》、《环球日报》等报纸及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上。本文采用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把编译作为一种翻译变体来
摘 要: 本研究于2015年11月与2016年3月通过对衡水市园林绿地中常绿和色叶植物的种类及其配置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环境和不同场地的常绿和色叶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的价值,立足常绿和色叶植物的形态、习性、分布及搭配效果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出衡水市常绿和色叶植物的应用现状及配置特色。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中发现,衡水市常绿和色叶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衡水市未来城市园
学位
批评话语分析(CDA)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和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而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采用费尔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文化表象的外在载体,只有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建筑形式的根本动因。建筑结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学者作为环境因素纳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