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界对自我意识的实证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75年Fenigstein等人通过编制自我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SCS)来测量个体倾向于意识到自我的哪个方面。该量表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我国大陆尚没有对其进行修订。鉴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有必要对SCS进行修订,使之成为可以测量我国成年人在自我意识倾向性上个体差异的工具。本研究在初步修订、试测、结果分析、再次修订的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量表的中文修订版,探讨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类型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结果表明:(1)修订后的自我意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除了原题项2和题项7交换了因素归属以外,其余的题项维持了原量表的因素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三因素结构的拟合较好。(2)我国大学生在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香港和美国大学生,在公我意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香港和美国大学生。(3)在私我和公我意识上,大一和大三、大四之间有显著差异,在社交焦虑方面,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4)在私我和公我意识上,大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社交焦虑方面,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5)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类型可以分为高自我意识型和低自我意识型两类。(6)高自我意识型的大学生在自我灵活性上显著高于低自我意识型;在自我刻板性上显著低于低自我意识型;从总体上看,高自我意识型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低自我意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