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质文物防水材料的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露天保存的石质文物中,砂岩质文物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大部分砂岩质文物是不可移动文物,结合自身材质的多孔性,砂岩质文物常常面临着雨水、空气污染、可溶盐和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威胁。在影响砂岩质文物保存的诸多因素中,水的存在尤为关键,在石材表面施加憎水材料已经是砂岩质文物保护的常用保护措施。目前市面上用于石质文物的防水材料非常多,从传统的丙烯酸类材料到比较新的纳米复合材料,评价这些材料的保护效果,选择最适合于文物的防水材料,是露天砂岩质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环境和材质的差异导致文物的风化机制和病害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文物保护材料的评价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难点。结合以往的研究可知,文物防水材料评估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评价指标选择:不同于一般功能材料,文物保护材料的评估,目的是评估材料对文物的保护效果,选择的评估指标既要考虑文物保护的原则,又要能真实的体现材料的性能和保护效果。二、评价指标检测:许多技术方法和行业标准可以用于防水材料的性能检测,但是,行业标准通常对试验程序或设备要求较高,而文物有其材质的特殊性,实践中保护人员很难直接套用标准文件的检测程序。三、性能评价方法:在检测得到各个指标参数以后,如何用这些数据评价材料的实际保护效果,也是文物保护材料评估研究中重要的一环。这部分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匮乏。综上,目前的文物保护领域尚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专门用于评价砂岩质文物防水材料的适用性。现有的文物防水材料评估研究多是在探讨某一种材料的适用性,不同研究人员用到的评价指标和技术方法都各有不同。为了使防水材料的评价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和实验分析,对砂岩质文物防水材料的评价指标、指标检测方法、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砂岩质文物防水材料的评价体系。最后,运用本评价体系对云冈石窟砂岩的防水材料进行了实验室评价,证明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希望本研究可以为露天砂岩质文物的保护以及文物保护材料的评价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其他文献
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从产生至今一直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将“道德”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予以阐发,并倡导在全社会建立一套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因此,儒家在处理事务时就会以普遍道德原则作为基本立场以及其行为动机的出发点。但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开始由血缘性向地域性转变,家国从一体同构走向对抗冲突,在道德问题方面不断呈现出一种国家利益与个人私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两者
演变随机激励引起的演变随机响应问题是工程上广泛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随机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演变随机过程是指平稳随机过程按确定性调制规律演化而得的一种非平稳随机过程。无论是时变或非时变系统在演变随机激励下的响应,还是时变系统在平稳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均属演变随机响应。求解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响应的确定性调制规律。本文提出线性系统均方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的统一解法。指出求演变随机响应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彼时便有地质课程之涉猎。1937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院校合并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办学资源的强势整合,为西北大学地质学科之创设提供了优越条件。1939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下设地质组,西北大学地质学科正式设立。1947年,地质组撤组设系,地质学科开始依托地质学
宋代是孟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张载作为尊孟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度推崇孟子其人其说。张载曾作《孟子说》,该书今已亡佚。然而,结合学界的辑佚成果,归纳整理张载著作中涉及孟子其人其说的史料,有助于分析孟子思想对张载思想的影响。张载推崇孟子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孟子思想符合当时社会和儒学发展的需要。张载的治学历程与个人抱负也促使张载学习吸收孟子思想。张载还对孟子其人其书做了整体评价和定位。张载对孟子的推崇及对孟
阮籍玄学是魏晋玄学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具备玄学思想的普遍特点外,还在批判“名教”、追求精神自由方面具有突出贡献,是时代的鲜明反映,具有浓烈的个人特色。阮籍玄学的产生,是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值政治黑暗、思想争锋之际,阮籍完成了由儒入玄,创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阮籍的自然本体思想是道家“自然”观长期发展过程的结果,他构建出“自然—元气—万物”的宇宙模式,表现出“万物相通”的特征。阮籍以“
张九成作为两宋之际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理学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张九成思想的各个方面。就张九成的《四书》学而言,学者大多从《论语》《大学》《孟子》《中庸》的一部或两部出发展开研究。从《四书》学的整体方面,对张九成《四书》学进行研究有所欠缺。本文从《四书》学的整体角度出发,通过对其《四书》学的详尽分析,阐释张九成通过对《四书》诠释来建构自身思想体系的过程。同时运用社
为喜迎新中国66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继续布置中心花坛,主题为"祝福祖国",延用了大型花篮造型,花篮直径40米,高16米,用花量8万余株。表达祝福主题天安门广场中心大型花篮中插有牡丹、玉兰、月季、梅花等花材;篮体表面嵌有牡丹浮雕图案、蝠纹纹饰;平面部分由如意图案的花卉组成,寓意平安吉祥、和谐安康。表达了人民对祖国日益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祝福。
期刊
《齐物论》全篇探讨了是与非、知与不知、物与我、死与生等诸多问题,这些看似杂乱的问题背后实则贯穿着庄子对人之自我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郭象曾在《齐物论》的注释中提出了独化论,认为万物首先是“自生”的;其次,万物“相因”,任何人与事物都不能逃离“化”的过程;最后,万物的存在状态是“化与不化”皆由己不由人。独化一方面探讨了自我的问题,另一方面探讨了自我与万物关系的问题。独化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庄子思想的
本文以富平县融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调查研究法,分析政府、融媒体中心、民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对富平融媒体中心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平台与渠道深度融合、内容与服务开展情况三方面,呈现富平县融媒体中心“以技术改造升级和机构体制改革为内部指向”的融合实践;继而,以富平县融媒体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展开的媒体实践为切入口,总结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
延安时期(1935年-1948年)是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在党内进一步确立领导地位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毛泽东能够在国内与国际上广为人知,一定程度上得力于斯诺等西方记者的采访与报道。埃德加·斯诺及其之后进入延安采访的西方记者身份相同,实践信念相近,所面临的职业压力、政治环境,也相差无几。在克服了外部环境的重重压力之下,他们通过自己的报道以一种渐进的方式逐步刻画并建构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也书写和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