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最早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的学生Ernst August Gutt深入研究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作用,并在五年后出版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格特在此书中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作为交际的翻译,在对源语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翻译活动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语际间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多数的翻译可以分解为交际的解释性应用的不同范畴。而目的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建立在他们的认知知识基础上。这一理论的出现既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深入清晰地阐述了观点,又为实践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从语言艺术欣赏角度来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多层次的意蕴。在浅显而易于了解和把握的表层意义之下,隐约蕴藏着不经仔细推敲难于探知的深层内涵,这就是隐语。隐是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或写作手法,“隐语”是相对于通语而言的,通语只含普遍认可的字面意义或词汇意义,隐语则暗含隐意,即字面之外的含义或别有所指。语言中的隐语现象,便是语言和社会之间密切关系的生动反映之一。隐语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群体特有的一种专门用语,是为隐瞒和识别该集团、回避交际场合中的第三者(圈外人),实现特殊社会交际功能而创造的。它是语言依据不同的社会功能而采用的一种功能变体,生动地反映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红楼梦》两个译本对隐语的而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隐语分类研究表明,在翻译隐语的过程中,杨宪益夫妇尽量遵循原作的语言风格进行翻译,忠实于原文,将隐语的隐含意义用备注等方式展现;而霍克斯则在翻译隐语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但不管是忠实于原文还是适当发挥想象,两者都基本以最佳关联为目标,运用尽可能少的处理努力,力求达到近乎完美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