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似案件类似审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追求,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以推进类案参照或参考为核心的案例指导制度。类案参照或参考的前提是类似案件的识别,关键点是确定类似案件判断标准。但理论上民事类案判断标准众说纷纭;规范的民事类案判断标准操作性不强且司法配套规制措施也不明确;司法实务中相当一部分诉讼主体对民事类案定位存在错误认识,裁判文书中也缺乏法官对类案相似性的明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似案件类似审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追求,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以推进类案参照或参考为核心的案例指导制度。类案参照或参考的前提是类似案件的识别,关键点是确定类似案件判断标准。但理论上民事类案判断标准众说纷纭;规范的民事类案判断标准操作性不强且司法配套规制措施也不明确;司法实务中相当一部分诉讼主体对民事类案定位存在错误认识,裁判文书中也缺乏法官对类案相似性的明确回应,而这一切都会阻碍案例指导制度的纵深发展,因此,中国的民事类案参照制度亟待明确类案判断标准,否则参照类案审判将只是空洞化的理想。本文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民事类案法理解析,先就争议较大的表述“同案”与类案进行辨析,并指明民事类案的含义。再就前提性问题——民事类案的效力进行了简要探析。最后从保障民事类案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提高民事案例经验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统一与运用四方面阐述民事类案判断标准确定的实践意义。第二章为民事类案判断标准的现状及问题,从目前学界对类案判断标准的各种理论争鸣,展示相关理论现状;再从目前所有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辅助性文件中分析规范上的类案判断标准,展示其规范现状;最后分别选取110个适用民事指导案例72号和60个普通民事类案的案例作为类案审判的样本数据,全面展示民事类案相似性判断的司法现状。进而总结分析出目前民事类案判断标准存在的分歧点,并指出目前规范和司法实务中民事类案判断标准操作性不强、民事类案定位错误以及民事类案相似性论证不足等问题。第三章主要论证了在我国成文法传统下,类案所要适用的类比推理与大框架下的演绎推理如何自洽。首先,明确了演绎推理在成文法国家的绝对地位;其次,指明现行演绎推理存在两大现实困点就是类比推理的适用空间;最后,强调成文法下运用类比推理应当注意比较点的选择,同时阐明了类案判断的程度问题。第四章为完善民事类案判断标准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首先民事类案判断应当以争议焦点和关键事实作为核心标准,同时兼顾各类民事案件背后的价值取向,阐明民事类案判断标准之组合要素。另外重申和强调民事类案只能是本案当事人主张的理由性支撑材料,矫正其定位;同时民事类案争议可能影响法律适用,应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由法官裁量应否将本案与先例是否相似的问题作为争议焦点展开辩论;最后法官应当以释明或者裁判理由的方式回应民事类案相似性识别的过程、理由和结果,彰显司法适用的有理性。
其他文献
由于《物权法》第176条与《担保法解释》第38条之间规定的不一致,混合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权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在学理上,围绕意思自治、公平原则、连带责任等基本原则及理论,肯定说与否定说的争论始终相持不下;在规范层面,《九民会议纪要》、《民法典》及其担保部分司法解释尚不能对此定纷止争。该问题所涉利益主体众多且法律关系复杂,关系着意思自治、公平、效率等核心价值及其落实,应当予以重视。但囿于传统法学思维,
麦考密克认为具体案件在法律体系语境中“必定可以通过某规则适用使其获得可接受的后果”,并提出了一种通过考量司法裁判的可能后果来论证该法律规则的解释或创建是否满足裁判正当性的论证模式——后果主义论证。近几年后果主义论证在我国司法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在我国司法政策“三个效果的统一”以及最高院提出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等司法背景下,后果主义论证为法官对于不同的裁判方案
“婚姻家庭纠纷”情节从宽处理的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空间十分广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司法解释只是针对司法实践提出了量刑上的意见,对于具体的适用主体、认定范围等应当如何界定,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导致“婚姻家庭纠纷”情节在量刑活动中存在案件范围认定不统一、被害人过错评定有困难、死刑标准适用不一致以及判决理由针对性不足的问题。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具体案件,尤其是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本文立足
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重大会议及其出台的文件反复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这样一个重要任务。正是在此背景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重要体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任务应运而生。同时,川渝协同发展也上升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发展战略。随后,在国家战略考量的指引下,两地响应国家号召,迅速展开行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设立联合组织机构、明确合作范围和重点,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然而,也要看到,地方政府合作的
2019年年末发布了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其中第92条是关于私文书证审核认定规则的专门规范。该条为此次司法解释修改中新增的内容,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之下,为使该条内容对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难题作出切实回应,达至其预期效果,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检视并在充分说理与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操作规则。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本部分从实务裁判现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变革颠覆了企业原有的经营方式,也改变了公司创造价值的逻辑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许多企业借助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拼多多,通过用户“拼团购买”的新的交易方式实现“社交+电商”的新的商业模式,在淘宝、京东等几大电商占据的近乎垄断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一种新的创新形式,越来越受到组织实践者与管理研究者的重视。已有研究大多以成熟企业为研究对象,描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增长,与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垃圾围城”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多的生活垃圾不仅会对市容市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环境,而且还会危及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
我国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由于资金链断裂陷入破产的泥淖。与一般企业破产相比,房地产公司破产具有债权人主体多样、法律关系复杂、破产财产性质特殊、相关规定繁杂等特点,这给法院和破产管理人处理房企破产案件带来困难,尤其是面对数量众多的购房业主的时候。对于广大的普通购房业主来说,购买一套房屋耗尽了自己半生的心血,房屋是每个家庭价值最大的财产,更是承载了整个家庭居住生活的
Vlog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用来记录生活的新方式,它以视频为记录形式,有着更强的分享和社交属性。将vlog内容放置在整个互联网经济结构中考察发现,vlog内容不仅是属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日记,也是被平台征用的内容产品。从批判的视角出发,记录个人生活的影像日记何以成为平台的内容商品?用户以何种身份认知和劳动状态生产这些内容产品?受众如何成为被出售的“商品”?vlog内容中隐含着怎样的意识形态?探寻这一系列问
自2019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已成为新常态。中国自抗疫伊始便承受了国际舆论的诸多质疑与谴责。在新冠疫情爆发早期,中国出现的所谓“通报不及时”以及“训诫公开疫情信息人员”的行为被很多国际机构及国际法学者指责为违反了《国际卫生条例》,认为中国应当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并赔偿所有受影响国家因防控疫情造成的公共损失。同时,也有国外的学者提出,中国不仅应承担因其不法行为引起的国际责任,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