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处理对虾致敏蛋白的致敏性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计量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有大量人因为食用含有虾肉的食物导致过敏病症,这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对食物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对虾过敏原进行降敏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对食物致敏原研究的深入,已有大量相关报道涌现,但是此类报道大多采用体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来表征抗原致敏性情况;而且免疫原性的改变对其致敏性的影响也鲜有报道。为此本文以PBS提取虾蛋白、盐析、等电点沉淀等方法分离得到虾主要致敏蛋白Pen a 1,并制备虾致敏蛋白多克隆抗体。以圆二色光谱和虾致敏蛋白多克隆抗体研究酶解处理对虾致敏蛋白抗原性的影响,最后建立小鼠模型评价酶解处理对虾致敏蛋白致敏性的影响。结论:酶解处理使小鼠体内s Ig E水平下降了40.44%、组胺含量下降5%,但是经过多次免疫,酶解后的致敏蛋白在小鼠体内依然能引起很强的变态反应症状。本文以酶解虾致敏蛋白结构的改变与小鼠模型中致敏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为研究内容,为探明致敏蛋白降敏机理做了铺垫。根据已探明的虾致敏蛋白的相关性质,采用PBS提取、盐析等方法纯化,成功制备了的Pen a 1,并确定了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10抽提,35%饱和度硫酸铵盐析、等电点p H4.5沉淀、煮沸15min离心去除杂蛋白。经过质谱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确定该蛋白为虾致敏蛋白,且该方法提取后的Pen a1活性良好。将Pen a 1与弗氏佐剂混合,皮下多点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虾致敏蛋白多克隆抗体。得到的血清经过Protein A纯化后,经测定虾致敏蛋白多抗效价大于80000,由抑制曲线得出IC50为0.0448μg/m L。表明多抗效果良好。采用碱性蛋白酶、风胃蛋白酶等7种酶水解虾致敏蛋白,SDS-PAGE、OPA法测定酶解结果,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效果最好。选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碱性蛋白酶最适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条件为p H9、温度50℃、酶解时间3h、酶底物比3000U/g。在该条件下测得酶解蛋白抑制率为28.59%,采用圆二色光谱对该酶酶解前后虾致敏蛋白空间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虾致敏蛋白中α螺旋和β折叠比例分别下降3.5%、1.5%同时β转角跟无规则卷曲比例分别上升4.3%和1.7%以虾致敏蛋白和酶解蛋白建立小鼠致敏模型,通过对s Ig G、s Ig E、组胺、脾指数等指标的测定和小鼠小肠病理切片的观察,分析酶解处理对致敏蛋白致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蛋白组较致敏蛋白组s Ig E水平下降40.44%、组胺含量下降5%;脾指数和s Ig G水平未见显著差异;酶解蛋白组小肠切片表现出更强的炎症反应情况。
其他文献
机头天线罩安装在飞机前方,是机头天线的透波窗,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作为功能件,一方面保护机头人线免受环境暴露之害和气动载荷的直接影响,满是飞机气动需要;另一方面,为
目的:1.建立并鉴定hUCMSCs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检测缺氧/复氧对hUCMSC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检测HNPG对缺氧/复氧hUCMSCs细胞模型损伤的逆转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核素32磷(32P)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放射性核素敷贴器敷于瘢痕疙瘩病灶表面,利用敷贴器中32P发射的β射线,诱导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
开展供应商贸业务是基于目前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新形势及非运输企业的现实情况提出的,核心是以煤炭、建材、粮食、矿产品等适合铁路大运量、中长途运输的大宗物资为重点,将物流
枇杷果实因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枇杷成熟期在初夏高温季节,采收后易受机械伤害和病菌浸染,不耐远运和贮藏。其中,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装潢业和数控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制造精美的石材装饰品需求大增,这促进了石材数字化设计及加工工艺的快速升级。石材艺术制品属于宽公差的复杂曲
汉字“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乡村(跟“城”相对)、家乡以及我国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单从字形来看,“乡”字可以看做独体字,似乎与其所代表的三个义项没有
当下我国司法实践中,以股东派生诉讼为表现形式的案件,法院对公司利益的司法判断采取了严格的实质审查标准。但基于商业决策的复杂和司法判断的局限性,往往导致出现诸多同案不同判的情形。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利益判断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一方面是公司作为利益判断主体失位,另一方面司法判断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本文以篡夺公司商业机会典型案例为视角,力求明确公司利益判断主体,统一司法实务中公司利益认定标准,以衡平公司自治
随着纺织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验卷机以其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优势开始进入到纺织业的生产中;无论是在疵点检测还是在布匹张力控制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但是,国内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