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V断”这一类动补结构的性质,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注重了对这一结构本身的研究,比如孤立地从词汇化、语法化等角度去进行历时溯源,而没有注意到词法与句法的互动关系,离开具体语境去讨论词语,很难把握词语的演变。文章运用广义及物性理论与功能主义原型性理论,结合具体的语料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对现代汉语“V断”这一类不及物致使式的及物性与施受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学界对“V断”类性质的争议,其实质是没有认识到一个结构(词)性质的多样性,即在一个共时层面,“V断”这一类动补结构会表现出“短语——短语/词——词”的连续统的特征。在不同的具体的语境下,“V断”所在的整个小句的施事与受事特征的典型性存在着差异:具有典型施、受事特征的“V断”小句,施动性与受动性强,其及物性就强,“V断”的融合度就低,表现出短语的典型特征就越高,因此就越倾向于作为短语;而“V断”所在小句的施、受事呈现出非典型特征,则施动性与受动性弱,其及物性就弱,“V断”的融合度就高,表现出词的典型特征就越高,因此就越倾向于作为词。所以,“V断”这一类结构不能简单的、单一的定性为动补短语或者动补式复合词,其内部存在一个由短语到词法词再到词汇词的演变过程,且该过程是动态的、渐变的、连续的,整个结构的性质需要结合其使用的具体语境来判断。(2)“V断”类所在的整个小句的施事,无论在词汇形式,生命度等级还是自主性特征上都存在及物性减弱的情况,既存在典型的施事特征,又呈现出许多非典型的施事特征。因此,具有典型施事特征的施事其施动力就强,及物性就高,词汇化程度就低,而具有非典型施事特征的施事的施动力就弱,及物性就低,词汇化程度就较高。而在“V断”小句中仅带有使因性特征的施事,是典型的弱施事,其实际施动力较弱,故其词汇化程度就比还带有生命度、自主性特征的“V断”小句中的“V断”结构高。(3)“V断”类所在的整个小句的受事呈现出强受事性特征,这是由“V断”这一结构的“V”的强动作性与“断”的强结果性造成的。在整个“V断”结构中,虽然“V断”结构中的动词“V”多数都具有很强的动作性,但由于“V”的动作义与“断”的结果义在概念距离上很接近,语义相关性很大,这就为整个结构融合成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V断”所在小句受事的受动性特征主要体现为致使性,根据致使动词(V)的动作性的差别,其词汇化程度呈现出以下的强弱等级序列:涉身动词类<工具动词类<动作泛化类<言语及感受类<抽象行为类从左到右,动作的效力逐渐减弱,因此及物性也渐次减弱,词汇化程度就越来越高。(4)在语式上,“V断”类所在的非现实句包含认识类和时间类非现实句以及比拟句。时间类非现实句的施、受动性及动作的效力较于认识类非现实句高,及物性就较强,所以词汇化程度就较认识类非现实句低。因此,在语式上,“V断”在认识类非现实句中的词汇化程度高于时间类非现实句。比拟句因其比拟的事物或者事件仅是人的头脑中所唤起的形象,完全是虚拟的,现实性就更低。(5)“V断”类所在的被动句的施、受事之间存在及物性的差异。从有标记的被动句,到施事省略的被字句、无人称被动句、无标记的被动句,再到施受中立化的中动态结构,施事的“身份”变得越来越不明确,施事与受事的关系也趋于模糊,施事的施动性与受事的受影响性也渐次变弱,及物性也依次减弱,因此,“V断”的词汇化程度逐渐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