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北京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屋价格连续上涨,这给广大在京工作与生活的青年人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青年人才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他们普遍具备高学历、高技能,是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但是,受房价飙升与限购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该群体普遍面临着无资格购房、无力购房的现实困境,这不但降低了他们现阶段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更对其未来在京的工作与发展构成了阻碍。为了更好地理解北京青年人才群体的住房选择与困境,分析与解决该群体所面临的住房问题,本文对以下四方面问题深入剖析:北京青年人才群体目前的有哪些住房选择类型和动机;选择不同住房类型的青年人才群体,他们的住房现状与困境分别如何;住房困境的原因和对策分别是怎样的;不同住房选择间如何转化与演变。就上述研究问题,本文进而提出四条研究命题,通过定性与定量手段予以分析检验。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按住房类型划分为四类,通过定量手段确认:选择不同住房类型的青年人才群体,他们面临的住房现状与困境不同。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定性方法,深入分析定量研究所确认的住房现状与困境的差异,找出差异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地,研究主体部分首先系统梳理前人在“青年住房”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北京青年人才群体的四种住房类型:单位住房、自有住房、与父母同住和租赁住房。之后,通过目的性与异质性抽样的方法,以网络数据库为抽样框架,共抽取40个样本(每一住房类型随机抽取10个)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定量部分,收集四类青年人才群体在住房花费、面积、环境、通勤及综合满意度方面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统计功效分析的定量方法证实:北京青年人才群体选择不同的住房类型后,有着不同的住房现状,面临着不同的住房困境与挑战。定量研究确认差异性后,研究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定性地描述与分析住房现状与困境的差异,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研究整合分析四种住房类型,找出互相间的转化联系,提出“青年人才群体住房路径演变”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选择不同住房类型的北京青年人才群体,有着不同的住房动机与规划。因此,他们在住房的花费、面积、通勤及综合满意度等各个方面有明显差异,面临着不同的住房困境与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的变化及财富的积累,青年人才群体的住房类型选择会发生变化,逐渐朝向最理想的住房类型过渡与演变。在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中,本文有以下三点创新:1)首次将青年人才群体按照住房类型进行了分类。一方面分别研究不同的住房类型,另一方面总结不同住房类型间的发展、演变与转化关系,兼顾局部与整体。2)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定量地测量、确认住房现状差异,后定性地描述、分析差异,研究结论全面有说服力。3)首次对青年人才住房问题进行国别实证研究比较,以国际视角观察青年住房问题。研究发现,北京青年人才群体的住房问题,与英国、美国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与中国香港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此外,北京的实证研究结果与“住房选择理论框架”的预测结果同样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北京青年人才住房问题”较前人理论与国别研究成果更为复杂,需综合考虑北京包括家庭传统、文化、政策、城市结构、土地制度等在内的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