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联盟制度是一个舶来品。众所周知,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量相互重迭互为障碍的专利的存在使得一项产品在商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其他众多权利人的许可,此时提高专利许可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利联盟制度就源于提高专利许可效率、降低许可成本的需要。之后随着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利联盟与标准化战略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控制力,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专利联盟的发展均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从100多年前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到20世纪90年代著名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指南》,再到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司出具的商务复核意见,美国在理论基础和实践保护规制方面都对专利联盟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台湾地区亦取其精华,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建立了专利策略联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一制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对专利联盟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直至DVD事件中3C、6C等DVD专利联盟对大陆发起专利攻击时才开始意识到专利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对于相关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2005年11月启动了重点研究项目,对专利联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国家技术标准发展战略亦已开始制定实施。本文拟借此研究之东风,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专利联盟的建立、许可模式、反垄断规制及其体现的法律特征做初步的探讨分析,并对台湾在专利联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所形成的专利策略联盟进行评析,以期对专利联盟制度在国内的适用有一初步的研究。全文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四个部分,约四万字。 第一部分,专利联盟制度概论。本部分首先阐明了专利联盟的概念,是指由多个专利拥有者,为了能够彼此之间相互分享专利权利或者统一对外进行专利许可而形成的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战略联盟组织。然后分三个阶段介绍了专利联盟大约150年的发展历史,最后依据知识产权背景下的专利丛问题提出了专利联盟的现实必要性。 第二部分,美国专利联盟制度。本部分首先论述了专利联盟制度与技术标准战略的关系,说明了目前世界上的大型专利联盟均与技术标准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