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念兹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戏曲文物学”的概念,本文亦遵循“论从史出”为舞台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准则之一,并以此来探讨分析宋代戏曲文物和宋代演出的关系。由于戏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又由于戏曲演出具有形象性和舞台性的双重特点,因而古典戏曲演出的痕迹被广泛保留在各种形式的文物遗存中,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中一批数量可观的文物珍品。戏曲活动总是和民间的信仰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戏曲文物也大多体现为这些活动的物化形式,其类别多种多样,具体的载体包括:绘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木雕、石雕、砖雕、版刻、年画、泥塑、陶器、瓷器、剪纸、织绣以及古代戏台建筑等。这些戏曲文物珍品是中国戏曲演绎兴盛发展的实物记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宋代戏曲文物。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至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这三百余年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华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近人严复也说过:“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故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中国戏曲发展到宋朝,完全由“史前状态”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勾栏瓦舍的出现与民间曲艺的繁兴,使戏曲实现了对说唱、歌舞和扮演故事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与此同时,戏曲文物亦开始成批出现。这些戏曲文物的诞生,毫无疑问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反之,这些戏曲文物保存到今天,我们也能将它们看作当时民间风俗的物化反应。本文将以宋代戏曲活动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以文物表现的内容为切入点,将文物、文献、民俗三种资料结合起来讨论中国戏曲前期发展规律。本文由引言、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组成。一.引言部分。简单阐述了戏曲文物的定义以及宋代对于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性。二.上篇:《宋代戏曲文物概述》。该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宋代戏曲文物》。在此列举了笔者整理到的宋代戏曲文物的名称、出处、特征等,并配有照片图像。包括北宋期间文物26件;南宋期间文物13件。其中很大一部分图像均为笔者到现场考察后拍摄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年代久远,留存至今的宋代戏曲文物十分有限,通过这样的盘点,读者基本可以对宋代戏曲文物有个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为:《宋代戏曲文物产生背景》。此处归纳论证了宋代戏曲文物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背景,包括:1、“兴文教、抑武事”;2、经济发达,人口众多;3、街市繁荣;4、市民阶层出现;5、文化生活普及;6、戏曲的发展。第三部分为:《宋代戏曲文物分布》。笔者将搜集到的文物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两宋戏曲文物的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三.中篇:《宋代戏曲文物分类》。本篇将各种戏曲文物进行分门别类,并挑出其中有重要意义的几项戏曲文物进行详细考证。今天发现的宋元戏曲文物的存在形式有着多种形态,笔者将现发现的宋代戏曲文物分为七大类:1.碑刻。附:《河中府万泉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碑考;《潞州潞城县三池东圣母仙乡之碑》考。2.砖雕。附:偃师出土“丁都赛”砖雕考;偃师酒流沟墓杂剧砖雕考、“温县东南王村宋杂剧砖雕”、“温县东南王村宋散乐砖雕”考;“河南博物馆藏北宋杂剧砖雕”考。3.石刻。附:“河南荥阳朱三翁石棺杂剧石刻”考;“广元市零七二医院宋墓杂剧石刻”考。4.壁画。附:“白沙宋墓壁画”考。5.戏俑。附“鄱阳南宋洪子成墓戏文磁俑”考。6.绘画。附:《骷髅幻戏图》考;“宋杂剧绢画”考。7.器物。附:河南济源宋代“听琴图三彩枕”和“婴戏图三彩枕”考;“傀儡戏铜镜”考。四.下篇:《戏曲文物与宋代演出》。主要从各类戏曲文物中分析论证宋代演出的状况。包括:概述、戏班、观众、演出场地、演员、角色行当、服饰装扮、砌末、乐器九个方面。戏曲文物可以修正我们对戏曲发展史的认识、弥补文献的不足。目前出土的宋代戏曲文物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盛行的乐舞、说唱、傀儡戏、社火、杂剧等表演的生动场景,众多杂剧演出场景中的脚色形象还使我们能结合文字的记载,直观地了解当时戏剧演出的脚色体制与扮演形态。本文从以上四个章节的分析,力图通过对戏曲文物的研究与印证,尽可能复原戏曲舞台艺术在宋代的演剧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