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针灸治疗脑缺血病机理研究有较多报道,并且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关于针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影响的研究报道涉及较少。本课题从针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影响着手,通过针刺脑缺血大鼠的水沟、百会穴,灸足三里穴,观察针灸前后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有明显影响的相关生化指标(S100β、NO、SOD)的改变情况,从一个层面探讨针灸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由同济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24只(6h组、12h组、24h组、48h组各6只),假手术组24只(6h组、12h组、24h组、48h组各6只),模型组24只(6h组、12h组、24h组、48h组各6只),电针加灸组24只(6h组、12h组、24h组、48h各6只)。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备缺血再灌模型,电针加灸组在造模成功后30分钟实施再灌注,用电针针刺百会,水沟二穴,灸足三里穴,并与取材前30分钟再治疗1次(共2次)。各时相组的大鼠先分别眼球取血3ml,肝素纳抗凝然后,以4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并放入-20℃冷冻柜保存过夜,用于测定NO、S100β,SOD等指标。每组各时相取2只大鼠直接断头取新鲜脑组织作TTC染色处理,计算脑梗死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另外4只大鼠以直接断头取新鲜脑组织的中动脉供血区的大脑皮层,迅速置于4℃,2.5%戊二醛中过夜,并用H-600透射电镜切片进行图像观察,测试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可明显损害大鼠的正常行为活动。模型组与电针加灸组大鼠神经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脑缺血再灌后的脑组织经TTC染色可见缺血区有明显的梗死灶,电针加灸能减轻缺血再灌后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6h电针加灸组治疗组较24h组和48h组治疗效果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S100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NO硝酸还原酶法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脑缺血再灌后缺血清中NO、S100β、表达均增高;电针加灸组NO、S100β表达均较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加灸组NO、S100β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SOD测定实验显示模型组中SOD含量测定明显较电针加灸组低(P<0.05)。以上数据测定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损伤后模型组血清中NO、S100β,含量表达表均较电针加灸组高(P<0.05),这说明脑缺血再灌注使血脑屏障受到损害,通透性增强,使血液中某些有害小分子物质趁机通过。而针灸治疗可降低BBB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从而保护BBB(P<0.05)。模型组SOD含量表达表均较电针加灸组低(P<0.05),提示脑缺血再灌注使脑组织缺氧损害加重,而电针加灸治疗也可以降低脑组织的缺氧程度(P<0.05)。从电针加灸组各个时相间比较发现,针灸对处在急性期6小时和12小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24小时组和48小时组(P<0.05),这表明在临床上能否及时挽救那些还没有因为脑缺血再灌注坏死的周边“半暗带”脑组织,是目前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