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外文文献研究近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形象是中国近代史和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和重要内容,它为探索近代中国地方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供了重要资料,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研究价值,而且对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借鉴意义。近代历史上的济南不仅是山东省的政治中心,而且随着自开商埠的实现和胶济、津浦铁路的开通,成为山东乃至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发展日趋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量外国人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之下进入济南,其中以德日英美人数最多,他们在济南从事经商、传教、行医等职业,并留下了许多关于描写近代济南城市的日记、游记、报刊新闻、调查报告、著作等资料,内容涉及到济南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气候、水文、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建筑、教育、医疗卫生等等,笔者基于上述外文资料的分析对近代外国人眼中的济南景观进行了细致研究:首先,自然景观方面。近代济南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甚至会出现酷暑天气,冬季寒冷干燥,南部山地对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偶尔带来适量降雪;水文景观较为丰富,小清河是济南和山东内陆通往海洋的水上要道,遍布全城的泉水和大明湖不仅为济南增添了灵性和美感,而且给泉城百姓带来更多使用价值。其次,人文景观方面。济南开埠之后商业繁荣,商埠区和西门大街一带的街道最为热闹,房屋建筑景观的变化也在这些街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逐渐增多,与老城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遥相呼应,同时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成为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济南城市人口众多,人口数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870-1925年间)约达到20万-30万人,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北京和美国城市,出现严重的人口过剩问题,移民政策有待进一步规划完善;近代济南的回民不仅数量庞大、聚族而居,而且出现过罕见的皈依基督教现象,这引起近代外国人的高度关注;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近代化的步伐相对于大城市而言有些缓慢,但是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变化、通讯和照明工具的改进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的建立发展见证了济南的近代化过程,此外,外国人对济南下层百姓生活状况的关注也成为了一大亮点;近代济南城市交通工具以独轮车和人力车为主,街道狭窄、路面崎岖不平以及排水不畅等问题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开埠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业输入和输出产品以及工业企业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规模盛极一时;济南的教会学校和传统学校教育在近代历史上取得了丰硕成果,齐鲁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楷模;广智院不仅陈列各种展品增加人们的科普知识,而且经常举行演讲和宣读圣经的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进步和发展,中西医医院的医疗设施和条件逐渐提高,就医人数逐渐增多,对改善济南百姓的健康状况起了重大作用。最后,笔者基于上述分析,对比近代外国人眼中以及近代中外人士眼中的济南城市景观之异同,以期达到展现一个全面的近代外国人眼中的济南城市景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