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和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初,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我国大范围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此次调整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基础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我国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研究和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问题及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民和县为个案研究,通过对民和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状况的整体研究和个案分析,特别是针对民和县特殊经济、社会环境和农村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对民和县近5年来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民和县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配置,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同时,民和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也存在着布局调整过快过紧、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民和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问题的对策,旨在为妥善解决民和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为在农村电网和城市小区实施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论述了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教材”的理念要求被转变为“用教材教”。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如何创造性
<正>明清之际,又一轮的改朝换代之"剧"在中华大地上演。处于这个大动荡时代的人们,饱受各种伤痛。但是在文化艺术及其思想界却十分活跃,在传统绘画上也打破了明末以来的沉寂,
期刊
教育作为社会活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国家劳动力的再生产,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石,人民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基层实施者,其影响可见一斑,不仅与国家新兴动力接触最频
21世纪初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由以前的“双基”转变为了“三维”。这一重大改变,引起专家及学者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目标)的高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侵袭与转移的生物学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均有密切的关系